張桂雪
(河北省永清縣北辛溜中學,河北 永清 065600)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其途徑和方式而言,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響。指對教師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和提高,它源于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對教師角色與行為改善的規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師內在因素的影響。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并且予以改正,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后的教學行為更加完美。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也特別強調反思在教師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我對這個公式的理解是: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反思的意識,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
(一)典型剖析,樣板指引。典型具有教育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現實的中國教育領域中,涌現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實踐家,在他們的教育教學思想、模式、策略和方法中,是具有極高的理論蘊涵的。他們的成長過程表現了自我反思的價值和意義,展現了一個專家型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智慧,可以構成經驗型教師超越的思想庫。對這些典型的剖析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個活生生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方法的范型。這些教育實踐家的成功所包含的實踐智慧中涵容了教師反思內容的所有方面,體現了教育事業之價值的廣博和豐富。我們的一項調查發現,專家型教師時刻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表現出審慎的態度、品格和習慣,他們習慣于以開放的姿態,善于把他人的成功之因素嫁接到自我經驗的相應部位。如果教師把自己的同類經驗與之聯系起來,便獲得了產生必要知識的某種性格;同時,也促使自己的感覺、表達與行動都介入其中。
(二)自我詰難,篩選并淘汰不良的行為習慣。反思涉及到一系列相應的態度和德性。教師完成整個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標,一方面需要以科學的理性態度和方法對教育教學的本質以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觀念理性和相應技術理性的結構體系,這自然必須對自己已有行為和習慣進行重新審視和考察,篩選并保留好的行為習慣,淘汰和改造壞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需要更寬泛的人的素質的提高。這要求教師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在教學過程中是否表現了適當的謙恭、足夠的勇氣、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情愫,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自知之明、親切感和幽默感等等。調查發現,優秀教師的“教后感”則是包含著對這些問題的深刻思考,表明了他們在“教后”對“教中”反思修正的執著情懷和熱切愿望。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其言行中的不良表現會漸漸消失。當然,隨著教師經驗的逐步積累和豐富,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會隨時對自己的教學實施有效的監控和調控,這正是專家型教師成長的途徑和標志。
(三)系統的理論學習。要做到反思意識的覺醒、能力的增強,系統的理論學習是必要的。對教育教學真諦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教育教學外在價值標準的內化,這是新觀念確立的標志。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對理論理解的淺陋和偏離,只有將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尋到根源,使主體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這是一個漫長的和持續的修煉過程。因為任何新觀念的內化一般都要經歷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和個性化等五個由淺入深、由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然而,現實中教師對教育教學基本理論的態度,著實令人焦慮。須知,實踐的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理論對現實的反思精神,當理論消失了它的指導性之后,那些表面上看來在聯系實際的做法在本質上很可能背離了實踐的要求,導致教育實踐對教育理論的偏離甚至有悖于目標達成則成為必然的和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一)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教師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理性思考、探索實踐之路。教學反思強調,教師不僅應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學行為,而且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從其理性的層面上多問幾個“為什么”。這種“追問”的習慣,往往促使教師增強問題意識和提高教師的解決問題能力。
(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一方面,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進一步改進教學,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另一方面,通過反思發現新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與解決的辦法,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以教師全面發展為立足點。只要我們立足于平時教學實踐,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使自己變得更加成熟起來,這樣就能有效提高我們教學能力,提升教學實踐理性層次,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
總之,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目”、思之有“物”、思之有“據”。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