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張運強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實驗學校,四川 成都 610500)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與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學生的體育鍛煉開始受到了教育部門越來越多的關注,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健康成長也不能僅以“有無疾病”來衡量,而是一種綜合性的理念,除身體健康外,還要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不虛弱和沒有疾病僅是身體健康的一種體現形式,而健康是三維的,徹底消除疾病是不可能的,適應環境,加強體育鍛煉,才能使學生的身心保持在一個適應社會發展的健康狀態。
首先,教師應該在日常的體育運動中加強學生的健身意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這樣學生才可以在體育假期作業中更享受體育鍛煉,并且逐漸形成自覺的體育運動意識。對于學生來講,假期是放松心情,調整心態的過程,只有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休息,在新學期開始時,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融入新學期、新環境,開始新課程。所以教師可以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多強調體育鍛煉的優點,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激起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并且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使學生明白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若想長久立足,智慧與知識是不完全的,強健的體魄才是競爭的基石。體育鍛煉作為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最有效手段,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展現人體在鍛煉前后的素質對比,使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效益,只有在內心中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才能讓學生在假期中真正享受和堅持體育鍛煉。也可以開展一些趣味游戲運動,寓教于樂,愛玩是每個學生的天性,趣味運動會讓學生更好地投入熱情,培養學生體育意識,以達到體育教學的初衷。
數據表明,學校在假期布置體育作業的概率只占18.31%,學生由于年紀不高,并且所處的生活環境十分簡單,所以自控能力普遍不高,而且假期是學生放松身心的最好時期,學生惰性很高。并且,隨著社會發展,如今多媒體技術應用廣泛,學生在假期中更多的是玩游戲、看電視、上網,很少有學生堅持體育鍛煉。所以教師為避免學生體育鍛煉出現真空期,可以適當布置假期作業,保證學生堅持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并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強健學生體魄。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身體條件、家庭條件、生長環境等各不相同,愛好和興趣也有所差異,所以,教師在布置體育作業時,要避免用相同的標準和要求來對待所有學生。學生進行假期體育鍛煉的地點、項目、時間,包括運動量也要因人而異,保證所有學生既能順利完成體育活動,又不會打消學生積極性。在假期作業的安排上,教師也要注意運動內容、運動量、運動時間的安排都要從簡到繁,循序漸進。假期體育作業由于缺少教師的日常監督,學生可能會在活動中放松要求,敷衍了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體育鍛煉的項目地點和時間,不定期的參與,抽查監督。并且在共同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督促學生提高運動水平,還可以在體育運動的相互配合中,促進師生關系。
大部分的學生在假期期間都沉迷于網絡游戲、電視等活動,無法做到規律的生活,適當的開展體育文化活動也可以幫助學生調理生活節奏,勞逸結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針對各個地區,根據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體育生活需求來設置不同的體育文化活動內容,根據教育條件的不同,也可以開設一些夏令營活動,定期制定活動方案,組織策劃,由師生共同參與,不斷完善,使更多的學生都可以融入體育運動的活動中。教師需要注意體育運動要多元化,內容豐富,適當融入一些民間文化,從生活出發,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差異和地方文化的魅力。教師也可以在體育活動中設置一些趣味親子環節,使教師、學生和家長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很大程度上,父母的行為和意識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于體育的觀念,教師與家長積極溝通,擺正家長心態,從而獲得來自家庭的支持,這可以使學生的體育運動更加事半功倍。同時,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參與使學生長期處于濃郁的體育運動的氛圍中,不僅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同時也可以促進三方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和諧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體育假期作業是學校體育教學之外的延伸,不僅寓教于樂,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長期堅持鍛煉的習慣。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參與可以營造更加和諧的體育運動氛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實現學生、家庭與社會的和諧統一,促進學生在健康積極的氛圍中成長,更有利于學生自身特長和身體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