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昌
(廣西桂林市平樂縣榕津中學,廣西 平樂 542404)
引言:農村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較為嚴重,現如今厭學的學生比例較大,這樣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學生的發展。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數學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無論在社會交流和技術發展中需要的人才一定要具有較好的數學能力。在目前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厭學心理的情況較為嚴重,需要教師針對原因做出教學改革,使學生厭學心理得到轉變,提高教學成效。
農村的經濟發展相較于城市處于落后的狀態,這會使學生生活環境中對數學的應用較少,同時農村文化環境趨于生活化,這對語言類的數學學科來說,極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習環境的因素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因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后不能進行應用,會逐漸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認為數學學不學都一樣。在這種心理認識下,加上數學學習上的困難,就會使學生抵觸數學學習,不愿意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在惡性循環下,造成學生出現數學的厭學心理。所以,改變數學厭學,我們不僅要從教師身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也要重視。首先,保持他們擁有一個正常健康的心理狀態,對于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行為進行自身問題的發現,可以更好地使他們改變原有的錯誤動機。對于農村的學生而言,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缺少一個正確的認識,一方面是認為數學是沒有用途的一門語言,還有一部分學習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數學目的,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數學,動力的不足漸漸地讓他們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錯誤的學習方法和專注度較低的聽課模式也會從數學課堂上間接地影響到其他知識課堂的傳輸過程中。從而不斷地使他們對于整個學習生涯的認識沒有一個活躍的狀態,使他們養成更多不健康的習慣,將數學學習的錯誤態度運用在自身的學習生活中。而對于更多外界影響的因素觀察,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對于家庭和學校的環境也具有一定的被動影響。許多農村的學生,他們是沒有自信心去進行數學表達的,不愿意開口、不愿意模仿。害怕與他人的合作,從性格上來說他們并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動機。
針對農村中學生沒有數學學習環境的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個人為學生創造應用數學的環境,讓學生學有所用。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這一目的。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現在農村教育在計算機和網絡方面已經得到了普及,這就為數學應用和學習環境創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針對農村初中的辦學條件,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要體現簡潔和實用性,可以創建QQ 或微信群,然后將教學視頻通過學習群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在群中要組織學生進行數學交流,讓學生敢于張口。在內容上教師需要緊貼教學內容,還要兼顧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可以主動去交流,愿意學習和應用。
教師要樹立生本理念,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厭學心理得到改善。在實踐中,教師需要遵循“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原則實施數學教學。具體而言,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設計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有自主發揮的空間。同時,要改變僅評價結果的評價方式,對學生數學閱讀、解答、練習等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以語言鼓勵為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愉悅,從而改善厭學心理。
農村的初中學生是不善于表達的,這是由于環境的影響,他們形成了這樣的性格。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針對每一個學生自身的問題進行更多的交流和溝通,讓他們不再感覺到世界對自己的冷漠,讓他們勇于袒露出自己心里的想法。通過更加有效的引導,使他們表現出不同個體的不同差異。讓教師在積極理解他們自身學習優點和能力缺點之后,采取針對性的解決辦法。花費更多的精神耐心使他們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然后不斷地使學習過程的壓力得到緩解,真正的從興趣上認識到數學的積極意義。教師也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去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空缺的數學知識,使他們在新興技術的幫助下,對于知識的歸類能夠采取一個整合的分布認識,更加從自信心上幫助他們增強自身的學習興趣。同時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去創建更加適合理解的教學情境,也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中自身的新奇感得到滿足。因為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農村的初中學生更好地集中精神,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愿望去進行學習,可以使厭學的一些被動狀態得到基本的改善。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吸引他們通過逼真和生動的信息技術長時間地保留興趣,更好地運用在知識的吸收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在各種教學資源的共同引導下,不再單純地進行被動的知識狀態保持,真正地將數學學習從自身的學習興趣上得到態度的改變。
結語:總之,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去幫助農村學生改變學習數學的態度是正確的一種方法。我們要積極改變學生之所以厭學的原因,讓這些弊端通過信息技術轉化成更多有趣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外語學習的環境是多么美好,讓他們飽含著興趣進行能力的提高和資源的不斷利用,通過各種感官能力的表達激發出更多自身數學學習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