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雷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方集鎮中心學校,安徽 阜陽 236300)
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運用史料,不僅能夠使學生打開眼界,開闊視野,還能讓學生去進行歷史探索。通過使用史料,使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被激發,讓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歷史教學再也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價值觀。
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為后代留下了很多的比較珍貴的文字和圖片等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可以引導學者進行研究和探究,穿越到歷史的年代,親身經歷發生的事件。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史料,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去探究【1】。
例如,教師在進行《冷戰中的對峙》這一課時內容的教學時,首先,應該將赫魯曉夫對美國的記者所說的一番話:“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家應該強強聯手。將和平聯合起來,這樣在世界上才不會有戰爭的出現。在那個年代,如果有某一個人想要提起戰爭,大家只需要用手指指一下,就能夠將其嚇唬住,并且冷靜下來。”進行展示。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問題一:赫魯曉夫說這段話時,正好處在美國和蘇聯爭霸的時代,所以說,這段話存在什么含義?問題二:赫魯曉夫說的這段話與美蘇爭霸存在什么聯系?通過這樣的問題進行導入,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對于赫魯曉夫說的這段話產生求知欲,強烈地想知道說出這一番話背后存在的真正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對這段歷史的事件產生強烈的興趣,并且進行探究。事實證明,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應該適當地加入一些史料,使學生能夠激發歷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的融入課堂學習中。
由于歷史內容發生的年代,與學生所處的階段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對于歷史地形成不能夠進行正確的理解和認識【2】。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借助一些真實的歷史材料創設真實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深化對于歷史知識的認識。
例如,教師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這一課時內容的教學時,因為,歷史知識比較抽象,導致了學生在進行理解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蒸汽機的歷史意義”這一內容屬于教師教學的重難點,學生在進行當時比較簡陋的蒸汽機的生產存在的重要意義的理解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應該將《全球通史》這一本書中,作者斯塔夫利阿諾斯對于蒸汽機的描述:“蒸汽機生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不管怎么進行夸獎都不過分,蒸汽機的發明,主要使人們利用了熱能,為機械產生動力。結束了人類長久以來對于風力、水力的依賴”為學生進行展示。通過這一史料,能夠讓學生深刻的感知當時的歷史環境,知道這一發明對人類、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發生的積極影響,正是因為這一發明,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存在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事實證明,運用史料進行教學,能夠將內容化復雜為簡單,將抽象的事物變的直觀化,使學生在理解時更加的方便。
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時,不應該僅僅知識記住歷史中的人名、地點名、時間和事件名,而是應該在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到一些啟示。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應該適當地加入史料教學的模式,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還能夠讓學生在自身基礎上對歷史信息進行分析和總結。事實證明,通過應用史料進行輔助教學,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提高歷史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有效的引用史料,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進行知識掌握和理解的同時,還能夠使自身的歷史學習的能力獲得一定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最重要的就是,將史料靈活的篩選并利用到教學中,使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時能夠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