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春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競暉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課堂的教學效率是評價一個教師教學工作完成的水準,很多教師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導致很多學生在面對英語知識時只知其意不知其理,反而會在最后降低教師的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準,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面對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對教師產生了懼怕的心理。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1】。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夠更加貼合學生身心發展,是提高課堂之中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want to do”這一英語結構時,教師可為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以這個問題為基礎展開一定程度的思考:what do you want yo be in the future?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獨自討論或者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讓他們說說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這樣的方式讓他們學習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起來,在課堂中學生們一邊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地表達自身的觀念,同時也在傾聽的過程中不斷地汲取其他人優秀的經驗。這樣課堂活動讓氛圍瞬間活躍了起來,每位學生都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教學中讓學生能夠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使教師不再成為課堂上的一位主導者,而是轉變為傾聽者的身份。學生的表達自身的觀念時,教師要針對他們在表達方法上的錯誤進行糾正,這樣的方式同時也讓他們提高了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個性化的問題設計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地探究,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進行英語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進行分層次的問題設計,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地發言,完善自身的英語知識構架,同時學生能夠更加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針對性地進行學習【2】。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有一些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程,這是一件常有的事情,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是教師不要過分的苛責學生,而是為學生設計一些比較具有針對性的英語問題,讓學生在英語問題的回答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師在面對一些基礎功底比較扎實的學生時就可以提出一些挑戰程度較大并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一些稍有些難度的問題則是由一些中等水平的學生來進行作答。對于英語水平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就可以為他們選擇一些基礎性的簡單問題。這樣的安排之下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去表現自己,并且能夠在自身認知能力的驅動之下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讓一些哪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夠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感受,提高自身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很多技術都被應用到了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就是一項較為常用的輔助手段。初中的英語知識涉及較廣,且其中包含的知識也比較的抽象,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對這些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較低了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幫助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細致的規劃和整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教授“what should I do?”這一句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播放一個畫面,畫面上顯示的是一個孩子頭疼的情景,以及兩個人在互相進行爭吵和一個人摔跤的畫面,根據這些畫面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what’s wrong with him?What should he do? What could he do?讓學生進行自由地回答。通過多媒體中的畫面學生一下子就提起了學習的興趣,同樣也讓學生對教師的問題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在這樣的推動之下,學生很快就將本節課的重點“could”和“should”進行了熟練地掌握,提高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效率。
教師提高課堂中的教學效率途徑多樣,現在最需要做的便是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理念,以更加發展的眼光去面對課堂教學設計,以更加貼合學生發展的方式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性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新意,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探究性,切實地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