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英
(杭錦后旗文化館,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400)
群眾文化作為新時期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起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在新的形勢下,充分認識群眾文化的意義,明確群眾文化在文化娛樂、團結群眾、保護文化遺產等方面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有利于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健康繁榮發展。
群眾文化,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對象,以各類文化娛樂活動為方式,以達到愉悅感受和身心輕松的目的;這種文化活動形式具有很強的群眾性、社會性與廣泛性。近年來,由于人民群眾對幸福感的追求越來越高,對于娛樂身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娛樂活動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使群眾文化得以快速發展。當然,群眾文化也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不同民族有自己獨特的娛樂活動,但無論什么形式的群眾文化,我們都可以看到它們生機勃勃的發展狀態。群眾文化作為我國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會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體現著我國國民的精神面貌,全社會都應加強對群眾文化的認識。要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廣大群眾共同娛樂、共同參與、主動參與,讓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更好地發揮出來,不斷推動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在眾多文化類型中,群眾文化所具有的特質不僅表現為其受眾相對廣泛,還在于群眾文化所具有的娛樂和溝通屬性。這些都使其區別于其他文化類型的典型特征,這能夠讓群眾文化獲得更加廣泛的受眾并對普通大眾具有更高的吸引力。當今社會,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不斷增大,業余生活的休閑娛樂活動也離不開各類文化形式的應用和享受。長此以往,不僅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能讓身心得到放松。群眾文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先天優勢使其在各類休閑娛樂活動中能夠為大眾傳遞輕松愉快的文化氣氛,使人樂在其中。另一方面,休閑活動中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變得沒有阻礙,這也從側面體現了群眾文化溝通的基本功能。
不同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都包含當地的文化色彩,這給我國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提供平臺。群眾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其更好更廣泛地發展也是對我國文化的一種保護與發揚。不斷建設群眾文化,提升群眾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廣大群眾對民族文化遺產的認識,為保護文化遺產貢獻力量。開展一系列的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群眾文化活動承載更多的社會正能量、先進人物事跡及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擴大核心價值觀的受力面和影響力;以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弘揚核心價值觀,可以使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普通百姓中不斷滲透和培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群眾文化的本質除去文化基本屬性外,更重要的是其涉及群眾的特征。群眾需要通過多人合作來完成指定的任務或文化建設工作。通過團結協作達成某項目標,此類極具有儀式感的文化類型能夠充分反映出群眾文化所蘊含的團結協作屬性。通過各類具有儀式感的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和參與,可以讓公眾在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礎上,增加人與人之間合作及協同配合的能力,促進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生活環境、地理環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形式與內容,每一種文化形式都是地域文化和群眾精神面貌的綜合體現。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有利于激發當地人民的參與熱情,也是宣傳區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民風民俗,人們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能展現出當地最淳樸最真實的文化特色與精神面貌,對文化起到傳承與弘揚作用。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要借鑒吸收新文化,形成一個健康穩定的特色文化體系。
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有著密切關系,應建立健全群眾文化管理制度。要對地方文化管理部門制定考核目標,通過制度管理強化約束作用和引導作用,促進群眾文化建設規劃的落實;要加強考核監督,重點對文化發展資金使用方向以及文化發展保障措施等內容進行審查、審計、監督。所有工作都必須要有規范性的制度進行監督和管理,以保障最終操作成效、保障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群眾文化作為基礎文化,與社會核心文化相結合能夠提升我國文化的影響力,促進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群眾文化活動參與人數多,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與精神素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我國社會的核心文化是彰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方面,而群眾文化作為核心文化的補充,為其發展提供了基礎。我國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不斷創新,與人們生活聯系也更加緊密。各種獨具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讓世人對我國的民風民俗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這對弘揚我國文化精神、展現國人精神面貌、提升文化的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過本文對于群眾文化根本屬性的深入研究與探討,充分確定了其對應的社會功能與蘊含的文化價值。當今時代,群眾文化的建設必須依賴于國家文化建設的長遠期規劃。具體的文化建設過程及措施還需要結合區域性群眾的實際文化需要來進行具有多樣性和廣泛適應性的改良與優化。只有采取適當的群眾文化建設路徑,才能在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基礎上高效、優質的完成群眾文化的建設與基層文化系統的構建,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