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世珪
(大連藝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引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新媒體的進步,雖然新媒體的發展與進步能夠較大程度的沖擊到傳統媒體行業,但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一些傳統媒體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是新媒體無法代替的。傳統媒體在發展時會受到播音主持人的影響,因此,為了促進傳統媒體的發展,必須對傳統主持藝術進行創新。本篇文章通過對該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一定建議,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各行各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為了使廣播電視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必須利用創新思維對目前行業的發展內容進行創新,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井且對于傳統媒體來講,新媒體的誕生和發展使傳統媒體發展速度下降,也止因如此,必須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進行創新。廣播電視本身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廣,使得廣播電視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播音員是廣播電視節目中相當關鍵的一個構成分支,其自身的能力決定著廣播電視的總體節目質量與收視率,所以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一定要適應時代的潮流來實施創新,這樣才能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總體質量。[1]
主持人專業水平是其在節目中體現自我價值的基礎,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主持人專業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持人應根據所主持節目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在新聞類節目中,主持人要有較強的分析能力、采編能力、組織能力等,為觀眾帶來更多有用信息,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對新聞事件進行剖析;在廣播節目中,主持人要有出色的溝通能力與交際能力,有效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深化節目內容,用聲音、言語和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主持人要根據節目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對于廣播電視臺的播音節目來講,節目的創新程度會受到主持人自身魅力和專業技能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對節目進行創新,廣播電視臺的播音主持人必須提高自身的魅力和專業能力。播音員與主持人在下作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播音員僅需要對節目相關內容進行有感情、有聲的傳播即可,主持人需要參與到整個節目的制作,了解節目各個環節的內容,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對各環節進行創新和完善,提高節目整體的質量。也只因如此主持人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魅力和專業技能,保證整體節目的質量和效果。[2]
新聞一線的“采礦人”是記者,其“眼力”獨特性會直接作用于稿件的好壞,制約到媒體質量,責任重大。所以,記者一定要放寬自己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問題,這樣目光會遠一些、高一點、深一點、寬一些。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來掃描問題,樂于從大量的表象中得到新聞的實質;還要聚集定點,透過表象來看待事物的實質。總體來講,記者要做到“兩面眼光”:一是在角度上展現高度。記者在發現新聞的過程中,一定要調整好“眼光”的角度,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著眼是務虛,是指觀測的高度;著手是務實,是以小見大。二是從廣度上展現高度。記者在視野廣、不同領域發現新聞的進程中,無法做到“胡子眉毛一把抓”,“揀到籃里就是菜”,而要增強識別新聞的能力,從普通中尋找特殊點,從常規中得到個別點,從混沌中發現新聞的亮點。每年夏天,荊門晚報都要推出“高溫下的勞動者”系列報道,已毫無新意,但2019 年推出的“荊城十二時辰”欄目,高度聚焦從子時到亥時、從深夜到黎明各行各業酷暑下的荊門民生,讓人眼前一亮。
目前市場環境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員的專業素養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下作人員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另外對于一些縣鄉基層地區的播音主持人員來講,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之外,還要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夠在廣播電視播音節目進行的過程當中靈活自如地應對突發問題,提高節目的整體質量,形成自身獨特的主持風格。[3]
總而言之,社會的飛速進步會加快行業間競爭的激烈度,廣播行業的競爭主要是新老媒體之間的爭奪,因新媒體占據自身的優勢,導致傳統媒體一定要展開創新,這樣才能夠提高自身的實力,才一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對于主持人的下作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給主持人帶去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需要主持人能夠不斷總結下作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根據自身特點形成有特色的主持風格,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前提下,對節目進行創新,給觀眾帶去更好的視覺體驗。這樣才能夠使傳統媒體行業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