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自人類社會的發展超越了以女為貴、女權至上的母系社會之后,女性在地位和權利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與男性的不平等之處。因此,在西方哲學史上強調女性權利和兩性平等的女性主義倫理思想源遠甚古,柏拉圖的諸多著作中的女性主義思想則被認為是最早的女性主義典范。在《理想國》的第五卷,柏拉圖從“護衛者應該怎樣去把婦女和兒童歸為公有”的問題引出了“理想國”中女性問題的論證。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理想國》中關于女性的倫理思想無疑具有豐富的理性和超凡的遠見,不失為真正的“理想之國”。
女性在古希臘社會中的地位極其卑微低下,處在男性和奴隸之間的從屬位置,而非完整意義上的人,她們沒有真正的自由,必須服從男性的支配。在家庭中家長可以包辦女兒的婚姻,丈夫可以隨意提出離婚拋棄妻子,在政治上女性不享有公民權,在社會中只能從事妓女的職業,賣淫成為一種公開的社會事業。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為女子同男子只是生理上的差異,卻有可能具有相同的稟賦,通過相同的培養,可以承擔一樣的任務,完成一樣的工作,那么在區分黃金的統治者、白銀的輔助者和銅鐵的技工時,就不應以性別來加以區分。
柏拉圖指出男女平等的前提首先是認可男女具有生理差異,這是不可忽略的事實,其主要表現為大部分女性天生在體力、智力上都要稍弱于男子,在完成同樣的工作時能力可能稍弱于男性。然而稟賦差異卻不存在于性別之間,在選擇和安排職業時,每個人都應該選擇做適合自己稟賦的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才能保證整個國家有條不紊地運行,因此,柏拉圖認為每個人應注重的是對于其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稟賦之異同,而非去在意其性別之男女。
男女平等體現為男女權利與義務的平等。首先,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平等,當國家賦予了女子如男子一般的受教育利,就會要求接受教育的女子像男子一樣去運用知識報效國家,男性和女性都不能只享有權利不服從義務。其次,權利賦予方和義務接受方相一致的平等,男性和女性享受權利和服從義務的對象都是國家,女性不是夫家的私有財產。再次,享有權利和服從義務的機會平等。“理想國”內人們有能力有機會從事某項工作并不是分其性別、看其身份來的,而是依據其是否具有從事這項工作的稟賦。因此,只要女性擁有足以勝任“護衛者”的稟賦,就可以平等地從事這一職業。
教育目的方面,“如果我們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樣,我們一定先要給女子以同樣的教育。i”柏拉圖倡導對女性的教育,并非為了女性自身素質的培養,也非認為女性也有能力足以傳承人類文明,而是在一開始就為其定位于“使用女子”“服務國家”。教育內容方面,柏拉圖認為既然要教育女性,便應按其稟賦的不同,實行的是性別上的有教無類,科目上的有教有類。若女子將成為護衛者,便給她們軍事教育,若女子行醫救人,便給她們醫學教育。教育方法上,“理想國”中的女性,之所以能與男性有相同的待遇和機會,在于柏拉圖認為女性本身具有平等、民主的意識,她們不會因為自己是女性,而自甘弱于男性,女性要進行軍事教育,就必定要跟男子一樣,赤身裸體在健身房堅持鍛煉。
柏拉圖認為,從事各項工作的天賦并不是按性別來區分的,對于某些工作,女性也可能具有和男性相同甚至甚于男性的天賦,這時國家統治者就應當人盡其才。“沒有任何一項管理國家的工作,因為女人在干而專屬于女性,或者因為男人在干而專屬于男性。ii”在《理想國》中,論述女性時所提及的職業仍局限于“對建設國家有貢獻的技術和職業”,如護衛者、鞋匠、醫生、木工、織布、烹飪等,而離參與治理國家尚遠。
柏拉圖認為婚姻的首要任務則是培育下一代。柏拉圖認為,立法者應當挑選出品質相當的男女結合,以保證下一代的高品質,婚姻并不意味著情欲的結合。在生育問題上,柏拉圖的偉大之處在于,在“理想國”內的婚姻中,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屬品和生育工具,而是國家優秀繼承人的創造者,女性應當在最佳年齡與最優秀的男人孕育后代。
柏拉圖筆下對于女性的“特殊優待”,是為構建一個完善而和諧的理想國家服務的,《理想國》中有“女性主義”思想,并不表示柏拉圖就是“女性主義者”。
首先,平等是相對的。既然男女有著生理特征的差異,大部分女性體質先天就弱于男性,而柏拉圖認為在對女性進行軍事訓練時,應該和男性一樣赤身裸體、酷暑寒冬地堅持訓練,這一點而言,并非真正考慮到女性之于男性的特殊性。其次,缺乏對女性的人性關懷。柏拉圖探討教育時提到“使用女子”,女性不過是建立城邦的一塊工具,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庭,丈夫是大家的,自己是公有的,所生的孩子在出生之后立即被送到別處養育,這完全背離了女性主義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和諧的婚姻家庭倫理。
對于當今社會,《理想國》中的女性主義仍有重要啟示。
首先,發展性別上有教無類、內容上有教有類的教育模式。男性和女性應享有相同的受教育機會、受教育環境,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天賦”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學科,傳媒、教育、護理等專業為女性較為熱衷的選擇。其次,保護女性公民權。在國家制度中,女性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公民權利,在政治生活中,促使女性真正意義上的和男性平等,平等享受權利、平等履行義務、平等參政議政。再次,促進女性就業。現代社會,女性的職業競爭力在逐漸加強,從前很多只有男性才能從事的職業,現在也加入了女性元素。但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殊性,在就業中仍舊會遇到各種問題,國家應從制度、政策和實施各個層面消除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促進女性就業。
備注:
①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6月第1版。第五卷,183 頁.
②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年6 月第1 版.第五卷,18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