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科平
(慈溪市長河鎮中心幼兒園,浙江 慈溪 315300 )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創新教育,成為推動幼兒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從幼兒的成長角度來看,想要實現對他們的有效教育,僅僅依靠幼兒園的努力是完全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要落實家庭教育的地位,讓家長參與到幼兒教育工作中,并能夠通過與幼師之間的配合,構建起一個科學、規范的教育體系,真正實現對幼兒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助力支持。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以幼為本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本園作為農村普惠性幼兒園,我們深刻意識到家園合作教育模式對幼兒成長的關鍵作用,因此我們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以幼兒的主體,并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為他們制定科學的家園合作教育體系,由此做到通過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有效合作,為幼兒的成長保駕護航。例如在幼兒教育工作中,“講衛生”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性教育內容,為了讓他們意識到“飯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我們除了在班級中進行了專門的教育,并通過《行為規范》等方式對幼兒進行了幼兒園生活行為的約束,但在家中家長在幼兒的這方面要求較為松懈,這就導致家庭環境與幼兒園環境之間的差異性,幼兒會因此產生疑惑,這對于他們的行為習慣養成極為不利。所以,我們必須要先做好對家長之間的溝通,讓他們了解幼兒園中的教育內容,并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的生活模式,讓幼兒在家中也能夠“愛干凈、講衛生”,意識到“飯前便后洗手”就如同每天要吃飯喝水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實現對他們正確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幼兒的健康生活觀念樹立打下基礎。
最近幾年,家長對幼兒園產生懷疑,隨之而來的無死角監控等策略的出現,雖然能夠緩解家長們的焦慮,但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信任裂痕并沒有因此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實現家園有效合作,就必須要先做好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狀態,幫助家長發現幼兒的成長與進步,這對于增強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信任感具有重要意義,家園合作教育模式由此得以出現。在此基礎上,教師一定要多與家長進行溝通,主動給家長們發送一些幼兒日常生活的照片、視頻,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狀態。在此基礎上,每天幼兒上下學,教師都應該與家長進行交流,哪怕只是簡單交代幼兒今天的狀態、吃了多少午餐、喝了幾次水,都能夠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幼兒的關注和關心,由此建立起他們對教師的信任,促使他們愿意主動配合教師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為科學、高效的幼兒教育工作開展帶來助力。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積極開展親子活動是拉近親子關系,實現家園合作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很多家長受工作影響而常常會缺席幼兒成長的關鍵期,這會導致親子關系變薄弱,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舉辦一些特色主題親子活動,讓幼兒給家長表演節目,設計一些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的互動游戲,由此來拉近親子關系,增強親子感情。例如在“母親節”時,我們就邀請媽媽到幼兒園中與幼兒一起做活動,讓幼兒與媽媽一起看關于母愛的電影,讓幼兒給媽媽表演節目、做游戲等。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實現對幼兒孝敬父母的價值觀念樹立,我們還設計了讓幼兒給媽媽梳頭,為媽媽洗腳的活動,讓幼兒看到媽媽們的絲絲白發,為家庭奔波而出現的老繭等,由此來實現對幼兒的教育,讓他們能夠理解、感受媽媽的辛苦。在此之后,我們還為幼兒布置了“幫媽媽做家務”的活動,并要求媽媽們在家中要給幼兒機會去鍛煉和表現自己,為幼兒的進步與成長創造機會。
創新家園合作模式是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常規的家園合作教育多以幼兒園為主,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對家長的限制較多,如果家長沒有時間到幼兒園參與活動,那么家園合作教育目標就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對家園合作模式予以創新,將幼兒教育主陣地從幼兒園轉移到家庭當中,讓幼兒在家長的教育和引導下予以成長,由此保證幼兒園與家庭可以保持高度一致,為幼兒的身心健康帶來助力。仍以衛生習慣中的“飯前便后洗手”為例,我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前提下,讓幼兒搖身一變成為“家庭衛生安全員”,去監督爸爸媽媽在家中的衛生行為習慣。在這種模式下,家長會專門在幼兒面前做一些“不衛生”的行為,看幼兒會不會糾正家長的錯誤,由此來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認知觀念和行為習慣。又或者在完成“交通規則”的教育后,我們讓家長在與幼兒外出時,在家長做好幼兒安全保護的前提下,讓幼兒領著家長過馬路,看幼兒是否能夠遵守交通規則,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考驗,為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家園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不僅可以提升幼兒教育工作質量,還能夠為幼兒的成長帶來助力。在實際工作中,教師一定要積極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意識到自己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讓他們能夠主動配合教師的各種教學行為,為幼兒構建起統一、優質、規范的成長環境,并通過對幼兒的引導來實現對他們的智力發育、思維鍛煉、道德形成、價值構建等方面的進步,讓幼兒可以獲得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發展,也為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