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紅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11)
引文:英語聽力對于英語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當前一帶一路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大學生英語的聽力和表達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一點也是大范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社會基于現實發展的需要對高校英語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當前現狀下,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弊端,主要在于學生的聽力基礎薄弱,同時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也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因此,本文圍繞著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交互式教學策略展開論述,希望能為聽力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所謂英語聽力的交互式教學,主要指的是在英語教學的過程的當中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讓教師和學生之間轉換主體地位,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不斷地加強師生在學習當中的交流與合作,所謂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教師應當讓學生作為英語聽力教學的主體,完成現代英語聽力教學形式的轉變[1]。交互式的英語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力,讓每一位學生的能力盡可能地調動出來,在不斷地教學實踐當中掌握英語聽力教學的精髓。交互式教學方式本身具有諸多優勢,能夠讓學生更快的記住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密切了師生之間的聯系,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創造良好的英語聽力學習氛圍。
在當前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進步空間,首先就是教學理念和方式的落后。現代大學英語教學受到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理念和方式上都較為落后,不適應當前聽力教學的需求[2]。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互聯網教學這一概念存在誤解,僅僅是用播放音頻或視頻的方式對英語聽力的內容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感到枯燥乏味。很多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重點分析并不重視,而是將大學英語聽力課程通過看電影、聽歌曲的方式來展開,雖然說英語電影和歌曲也是英語聽力學習的好途徑,但是并不能用歌曲和電影來替代系統的英語聽力教學。以上這些情況屬于教學方式上的問題,影響了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質量提升。
在當前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當中,師生之間的地位沒有得到轉換,導致英語聽力課堂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在課堂上僅僅是播放了聽力素材的錄音,之后再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單純的講授,這就導致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再者,我國高校英語聽力教學的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很多學校在進行聽力教學時采用的是大班授課的形式,人多嘈雜,教師更加無法保證及時檢測,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質量,導致聽力教學的信息輸出出現一定的問題,最終導致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效果下降。
在當前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打破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的限制,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逐漸形成相互學習、相互協作的學習方式,打造創新型的聽力課堂,加速教師和學生之間主體地位的轉變,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讓學生在聽力課程當中把握學習內容,對所學的專業知識加以記憶和掌握[3]。針對當前在英語聽力教學當中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教師應當使用交互的學習模式在聽力課堂當中進行教學推廣。首先,要改變課堂的學教模式,采用學生提問的形式進行聽力教學。教師在英語聽力素材播放完畢之后,不能過于急切地對聽力原文進行講解,而是應當給學生回憶和思考的時間,在切身的體悟和感受當中不斷的體會英語聽力的正確發音方法和表達方式,之后,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之后教師再針對聽力教學的具體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在教師的設問過程的那個中,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和小組教學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例如以3-5 人文以小組,在每個小組之內布置思考任務,由每個小組中的一位同學做出代表性回答。之后,教師應當仔細的分析學生的回答內容,做出歸納,并對其中的英語詞匯、語法和現代英語的表達習慣順勢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聽力練習掌握英語的正確表達技巧,熟悉漢語和英語語言在運用方式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不斷的把握英語聽力的重點知識,讓學生在交互式的學習方式當中對英語聽力的專業知識加強記憶。
交互式的教學方式應當將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組合在一起,特別是針對英語教學來說,英語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綜合性和系統性的過程,因此在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針對英語語言本身進行系統性的語言訓練。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英語的口語訓練,進行聽說結合,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的交互練習。具體而言,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當充分重視課堂時間的利用,將英語口語和聽力的訓練結合在一起,之后再根據英語聽力的內容,采取角色扮演或者分類討論的方式對學生的聽力教學進現場模擬[4]。采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結合聽力學習的素材展開豐富的聯想,不斷地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培養信息攝取和捕捉的能力,不斷的加強對英語句型的掌握,對英語聽力的效果進行強化,通過英語聽力和英語口語結合的方式,不斷地提高聽力教學的信息輸入和輸出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對于聽力教學來說,最大的難點和重點在于學生如何在進行聽力訓練的過程當中,對素材的人聲傳遞出來的信息進行信息的記憶,很多學生在聽力考試時總是會出現聽了前面忘了后面的情景,導致信息填充出現錯誤[5]。出現這類問題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在于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表達習慣不熟悉,還有一部分是由于單詞和英語語法的生疏導致記憶模糊。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聽力結束之后對重點的素材信息進行重復,通過不斷的回憶表述,培養學生對于重點信息的敏感程度,在今后的聽力學習當中,不會受到無關緊要的信息的影響。例如,在聽力訓練完成后,教師可以篩選出聽力素材當中的高頻詞匯,掌握不同的語篇素材的重點分布規律,例如在英語新聞類的聽力當中,通過“倒金字塔體”的策略,在腦海當中形成知識框架,不斷的復述重點信息,就好比在腦海中形成樹干,通過聽力材料獲取樹葉。在這一過程的訓練當中明,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提問,例如找到核心的“新聞要素”,事件 (what)、時間 (when)、地點 (where)、人物(who)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的強化學生聽力訓練的技巧。
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限的,僅憑課堂時間不足以幫助學生培養熟練的聽力能力,也沒有足夠的空間為學生打造英語聽力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氛圍,因此在英語聽力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吸收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改進教學條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手機APP 當中已經形成了多種較為成熟的英語聽力學習軟件,學生可以在課后的學習時間當中利用這些手機軟件進行額外的聽力訓練,或者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的聽力視頻加強聽力技巧的學習,還可以在課后觀賞優秀的英語電影,熟悉英語語言的表達技巧。
結語: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英語語言技巧的訓練,優化教學手段,應用先進的教學設備,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