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第一中心小學,河北 承德 067300)
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價值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時,小學生應掌握一些法治知識,并培養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應將活動情境創設教學模式應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與道德品質。
課堂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得到學科素養的培育。如何將這一核心素養在課堂情境教學中得到深刻的落實?教師可以通過教學三維目標的改革與創新,實現教材內容的深化,使得學生在課堂情境的學習中得到自主能力的提升。教學“我能行”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通過確立教學目標通過三維目標的開展實現學生自信心的培育,在此基礎上樹立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同時,我們可以對本節課核心素養理念的培育展開課堂情境探究分析:一、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學會明確責任意識、通過整理書包這一情境課堂實踐活動,為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二、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與同伴互評互說優缺點的階段中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在合作中讓學生正視自己,挑戰自己,從而實現學生道德品質的健康發展。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目標的確立以及課堂活動情境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得學生得到道德品質這-核心素養的培育在整理書包、互評互說這一課堂活動情境中優化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學生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實現課改目標的有效性發展。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會能力,教學必須植根于學生的生活才會有意義,必須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聯系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真正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應該是回歸生活、回歸社會,學生主動體驗的課堂。因此,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努力使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需要,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精心創設-些生動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熱情,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生活體驗空間和社會實踐機會,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全新的舞臺。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果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以理論為重點,就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有了很大的變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越來越生活化,給予了學生許多自主探究的空間,因此,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借助教材,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理論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
教學“我們所了解的環境污染”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戶外實踐活動,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對身邊的環境污染情況展示實地調查。為了讓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可以選擇校園內的白色污染為研究對象,讓學生去實地探究白色污染對校園環境造成的危害,提出如何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找到了白色污染對校園環境造成的影響,比如塑料袋落在花壇中,影響到花草吸收養分和水分;塑料袋落在水池中,影響到水中生物的生存;塑料袋焚燒時,出現了刺鼻的氣味,造成了大氣污染等。在研究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如何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學生提出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有的學生提出不能亂丟垃圾,有的學生提出塑料袋不能焚燒。通過實踐情境,學生對白色污染的危害認識更加清楚,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并且還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環保知識去改變身邊的其他人。通過將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習教材內容,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去開展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變成了課堂的聽眾,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學習無味,而且限制了學生思維創造。因此,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方式,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對于小學生而言,雖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都處于待開發的階段,但小學生生性好動,想象力豐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教學“選舉產生班委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模擬選舉班長的活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班級所有同學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集體意識,人人為班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的情感態度。在角色扮演的活動中,班上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情境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而且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班委會的職責,選舉的程序以及班級建設人人有責。
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是從理智發展經過角色承擔發展再向道德能力發展的。要想實現學生的道德發展,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創設“角色換位,引發共鳴”的體驗情境,把角色扮演引入課堂中,讓學生走進生活,引導學生在各種不同的角色中換位思考,產生移情體驗,通過體驗、鑒別、評價、思考來領悟文本中的道理,使“理”順著情’進入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主動進行道德內化。
角色體驗,拉近了課堂和現實生活的距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獲得了真實的感悟。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感悟到母親的偉大,認識到生命的孕育是非常不容易的,受到了教育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