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8)
高校教育是國家后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社會對高效人才質量關注度和要求的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亟待打開新局面,培養出一批適應社會發展要求、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全部力量的有用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心理健康發展同樣至關重要。本文將討論當前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咨詢方面的現狀及問題,并給出將二者融合起來的策略,以期指導高校教育實踐。
在高校中開展心理咨詢,可以及時發現并應對學生心中的不良心理,并通過心理干預,幫助心理出現偏差的學生校正前進方向,重新找回健康心態,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基礎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會運用健康的心態看待世界,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將積極心態內化為自身心理素質,從而更好地應對學習和未來的挑戰。
大學生本該是思想開明、積極主動迎接新事物的群體,然而在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卻對開展心理咨詢持猶豫態度。很多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和障礙,然而卻選擇將很多內心的痛楚和障礙默默消化承受,面對無法排解的心結,甚至會歸結為自身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進而讓心理問題加劇。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不僅參與心理咨詢比例低,對心理咨詢的認識也是非常幼稚和片面的。
另一方面,雖然心理咨詢室或相關場所在高校并不鮮見,然而“心理咨詢師”往往由輔導員兼任。不僅缺乏專業的心理輔導專業知識,更加無法從專業的角度對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憑借著傳統的心理指導策略和并不深入的內心探究所給出的指導,無法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該是貼近實際、輕松、和諧的,然而傳統的高校思政課堂,卻彌漫著枯燥和僵化的氛圍,教學當中手段落后,與時代嚴重脫軌。很多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拘泥于對政治常識、哲學思想和國家大政方針枯燥的解說,而沒有兼顧學生的興趣和選擇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沒有注重幫助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無法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此外,缺少課堂互動交流,把學生排除在課堂教學之外,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學生自主探究精神也得不到發揮。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和心理咨詢的開展,都存在較多問題。兩者的互相促進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反而形成了互相干擾的局面。因此,要從教學設計上重新規劃,讓心理咨詢為思想政治教學做好學生心理建設,再通過提升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建立大學心理咨詢習慣,保證心理咨詢的效果。
有的放矢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具體到當前高校思政教學現狀,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發展,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和思想動態有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以此為依據,重新設計思想政治教學方案和目標,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采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學生更感興趣的內容,幫助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改觀。
過往的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氛圍非常嚴肅呆板,教師和學生壁壘分明,互動性差。在最應該積極參與到教學進程中的大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氛圍顯然是難以接受的。反觀高校思想政治老師,則以權威自居,按照傳統的教學習慣,注重對嚴肅的國家大政方針、路線、政策做嚴謹的表達,反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偏向,在課堂上也沒有及時傾聽學生意見,師生關系非常僵化。
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增強師生互動性,重塑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改革的關鍵。教師要學會融入學生群體,傾聽學生心聲,并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站在大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加以正確引導,在這種平等、開放、和諧關系的基礎上,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咨詢走向良性互動發展軌道。
在開展心理咨詢過程中,高校要從當前現實出發,在軟硬件配備方面綜合提升。從軟件方面來說,要聘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入駐校內心理咨詢中心,提升心理咨詢效果,讓學生更愿意前來進行心理咨詢,在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溝通、了解和疏導技巧的幫助下,幫助學生切實解決心理問題,提升心理咨詢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此外,還可以進行內部培養,選拔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其他學科教師進行心理學進修和學習,用來填充心理咨詢人才缺口,幫助提升學校心理咨詢工作質量。
在硬件方面,高校要注重提升心理咨詢設施、設備水平,改變當前一張桌子、一把椅子的心理咨詢環境,無論是打造適合學生打開心扉的優雅環境氛圍,還是引進幫助心理檢查和治療的設施設備,都可以提升學習心理咨詢工作的專業性和科學性,讓心理咨詢工作走上專業發展道路。在這些工作的幫助下,學生會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態度進行心理疏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從而帶動思想政治學習水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步入全新階段,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必然要求。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環境,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促進心理咨詢的順利開展;同時,深化大學生心理咨詢領域研究,也有助于更加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并運用在心理咨詢中獲取的學生信息,有效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從而達到深化教學成果、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培養出一批批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素質高、心理素質強的全面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