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菁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城區第二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1200)
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將課堂教學游戲化,更符合幼兒園教學幼兒的發展需求,為幼兒健康成長創造合適的教學環境,提升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新鮮感,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行動力,保證幼兒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實現快樂教學,最大程度的改善教學難點,幫助幼兒理解,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養成。本文就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應用策略進行分析,以望促進幼兒教育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開發幼兒智力、挖掘幼兒潛能、促進幼兒成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時期,幼兒心智發展很不成熟,受教育的水平也比較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有效地控制自身長期參與教學活動。貪玩是每個幼兒的天性,相比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游戲式課堂更容易給幼兒帶來更新奇的學習體驗,解放幼兒天性,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既滿足幼兒自身發展的需求,也使幼兒的身心發展與教學目標相適應,讓幼兒在充滿陽光的教學環境中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提高,實現快樂教學,全面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表達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相比較傳統的教學課程,應該以更加生動的教學模式豐富幼兒的課堂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游戲活動為主導教學內容,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空間、時間、道具等等,使幼兒可以更安全、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游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選擇適合的游戲活動,并在游戲過程中給予幼兒支持和幫助。例如,教師在講解《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個故事時,可以考慮讓幼兒自主進行角色扮演,創設教學情境。白雪公主的故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先為幼兒講述故事的大概,再讓幼兒自發分組,選擇想要表演的角色,并通過自身對于這個角色的理解,更清晰地表達故事內容,呈現教學舞臺劇。扮演類的游戲是幼兒在幼兒時期最為常見的游戲內容,也是最為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游戲內容,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理解能力,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表演類游戲活動時教師也可以逐步擴展,對故事中一筆帶過的人物進行藝術加工。例如,“小矮人是天生的矮個子嗎?”以問題引發幼兒深思,調動幼兒興趣,使幼兒在思考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故事情節豐滿、細化,解放幼兒的天性,使幼兒無論是在待人接物或者是在言談舉止都有全方面的提高。
在幼兒園教學中,若想真正將游戲完美融合和有效運用,那么教師就要認識到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游戲的趣味性,把握游戲活動的目的性,往往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必過于強調理論,太刻板的理論知識往往會增強幼兒的排斥心理,弱化游戲的趣味性和目的性,不僅不能引起幼兒的關注與興趣,反而會造成幼兒的排斥和反感,使游戲教學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更好的體現出游戲的目的性。例如,搶凳子游戲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比較常用的游戲活動,但在應用時往往難以取得十分顯著的教學成果,在搶凳子的游戲過程中教師難免會強調凳子在游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幼兒在從事游戲時往往可能因為過于追求目標勝利難以控制自身行為發生摔倒,嚴重可能會受傷。在此類游戲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的考慮游戲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并有可能威脅幼兒的人身安全,所以并不推薦教師使用。相反“蘿卜蹲”同樣作為肢體運動類游戲,不僅會減少傷害的發生,同時在游戲過程中也可以有效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更適合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用。
目前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單一、活動粗糙,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也難以適應當下多元化的教學環境。所以在游戲活動的選擇上,教師要注意在保證趣味性的同時也要避免多次重復,單一的游戲內容會使幼兒感到厭煩,并失去吸引幼兒注意力的作用,喪失了游戲教學的核心價值。所以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資源,降低幼兒對游戲的厭倦感和疲憊感,豐富游戲活動的主題、結構以及想要表達的知識體系,與當下的熱點話題和流行元素相結合,找到幼兒的興奮點,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幼兒園教學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基礎,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更促進了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創設情境,在游戲活動中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充分體現游戲的目的性,更新教學模式,以豐富多元化的游戲活動吸引幼兒注意力,促進幼兒能力發展,實現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