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機關幼兒園,河北 張家口 076750)
愛心是每個從事教育行業的人們必須具備的一個品質,對于幼兒尤為重要,因為幼兒這時處于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他們渴望被關注與他人的關愛,一日_他們感覺沒有人關心他,對他弱小的心靈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從此會伴隨他們一生,整個人會充斥著負能量。所以,作為幼師,不僅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而且要照顧到孩子們的方方面面,需要扮演著“生活保姆”的角色。對于此時孩子自制力與心智的身心發展處于弱勢,事物更加繁瑣而沉重,此時需要幼師們傾注更多的耐心、信心、愛心在孩子們身上。具體體現在時刻在意孩子們的心理狀態,并向他們發自內心地送去關懷與溫暖,如,抱抱親親他們,說我愛你這種關愛的話語,并且主動和他們打招呼,聆聽他們的想法,和他們一起做游戲。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被需要與重視的,小小的心靈會受到撫慰與鼓勵,從而在他們潛意識里形成自己是被需要的積極情緒,然后轉化為樂觀向上的生活狀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信心。
受不科學的教育觀與兒童觀的影響,很多成人認為自己給幼兒提出的各種標準均是正確的,習慣性地對幼兒做出的不符合自己標準的行為進行批評與指責。而幼兒受年齡與經驗的限制,十分信任成人,特別是信服教師與家長的評價,導致其難以形成客觀的、積極的自我評價,從而阻礙了自信心的提高。針對這一情況,要想對幼兒進行自信心的培養,教師應積極鼓勵及充分肯定幼兒的表現,使得幼兒可通過教師的評價肯定自我。心理研究表明,在受到鼓勵的時候,幼兒的學習與行為潛能可得以深度挖掘。所以,幼兒教師應經常鼓勵幼兒,時刻對幼兒的情況與表現進行關注,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與進步,并真誠地對其進行表揚。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贊揚幼兒的過程中,應確保所選用方法的正確性,需要針對幼兒的行為而非對幼兒本身進行表揚,需要讓幼兒明白自己被表揚的原因是什么。另一方面,幼兒教師在贊賞幼兒的時候,應充滿誠意與真摯,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幼兒自信心。
通常情況下,幼兒的成功率與其自信心之間成正比關系。具體來講,幼兒具有較高成功率的時候,其所形成的期望值也隨之升高,同時自信心也越強;幼兒具有較低成功率的時候,其所具有的期望值也相對較低,同時自信心也不強。受到年齡與能力的影響,幼兒與成人相比,更可能遭受挫折與困難。因此,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自信心培養的過程中,應對幼兒的身心特點有全面而精準的了解,依據幼兒的具體特點對其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不斷提高幼兒的自信心,不可做出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的行為。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及時而恰當地對幼兒的期望值進行調整,確保幼兒的期望值可以和客觀條件、身心特點相適應,并且需要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可以較為輕松地達到目標。在實際的幼兒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發現對幼兒提出的期望值高于幼兒實際能力的話,就應恰當地對其做出調整,有效預防幼兒出現過高的失敗率,從而為幼兒自信心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可見肯定孩子在孩子成長中是舉足輕重的,而且在激勵下,孩子們的潛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幫他們樹立信心,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表現在生活中越來越杰出,然而一味地批評與否定孩子,只會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也會使得他們做事情畏首畏尾,沒有勇氣去嘗試新鮮事物,從而變得不喜歡展示自己與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等消極的做法。所以,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盡量不要批評與否定孩子,即便批評他們也要講究方法與采取技巧,比如一個調皮的孩子在課堂上唱歌,影響了其他孩子的學習,并使得課堂混亂。此時,幼師不是毫不留情地批評孩子擾亂課堂,而是讓他自己認識自己的錯誤,小聲地安慰他,說自己知道他不是有意在課堂上唱歌的,并且說自己知道他在唱歌方面有天賦,鼓勵他在其他孩子們面前唱歌,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不僅使孩子能夠清楚自己犯下的錯誤,而且還使得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有信心。
從某個層面上來講,自信心是人類對自我的充分肯定與接納。幼兒時期是培養與開發其各種能力的關鍵時期,要想有效地對幼兒的自信心進行培養,幼兒教師就需要在日常教育過程中主動給幼兒提供體會成功與收獲的機會,并充分信任幼兒,使得他們都能真切感知到努力之后被肯定的感覺,從而體會到被證明實力的愉悅感,進而構建一個科學的評價與認識標準,最終幫助幼兒提高自信心。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教師在給幼兒提供走向成功平臺的時候,應確保所采取的措施符合幼兒的特點。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先對幼兒的基本情況有細致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與客觀條件,有針對性地為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激勵幼兒主動參與,給幼兒提供幫助,并鼓勵其大膽表現,使得他們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得到肯定與贊美,從而不斷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總的來說,孩子們自信力的樹立對于今后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要鼓勵孩子們能夠積極向上地面對人生中的諸多難關,并且能夠自信地展現自己,勇敢地表達自己,充滿生機與活力,極大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所以,作為幼師,走在教育孩子們的前沿,更應該重視孩子們的信心,并用實際行動去幫助、關愛、尊重、誘導、肯定孩子,使得孩子們能夠從小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