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雄安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河北 容城 071700)
近些年來,業財融合是一個會計學術界和實務界熱衷探討的話題,也是企業進行財務創新的重要方向,旨在為主業的開展提供高增值服務。但對“業財融合”的真正含義,各方理解的實質卻不盡相同,一部分人將其納入管理會計范疇,而更多一些人似乎又將其過多地聚焦在信息系統搭建上,認為業財融合更多是一種技術概念。無論何種認知,業財融合向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融資租賃公司展業中,財務人員的工作不再是業務的事后核算和監督,而要主動“走出去”,利用自身在財務、稅務方面的專業優勢,充分參與到項目的產品研發、方案設計、盡調、投放和租后等相關環節,從價值角度對前臺業務事前預測,計算業務活動的績效,并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反饋到具體業務中,從而為其行動提供參考,扮演策略咨詢專家的角色。
通常融資租賃公司的組織運營及價值創造過程大體可分為業務經營與組織管理兩大系統。其中,業務經營構成組織運營的總體框架,包括產品研發與方案設計、項目投放、租后管理等價值鏈環節;組織管理則是基于組織規模、職能分工等因素而建立的各項專業管理體系,如財務資金、人力、法律等,共同支撐融資租賃業務的開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業與財是組織中天然融合的整體,兩者目標一致、協同發揮作用。廣義上的財務管理體系伴隨業務經營而同步發揮作用,包括財務戰略、投融資安排、現金流計劃與控制、風險管理、信息提供與決策支持等。在一般融資租賃公司實際經營中,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分工的細化,或致使業與財一定程度上的割裂。這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業務和財務組織之間的合作、交流和信息聯動,導致部門間的有效合作少,管理效率低。因此,業務和財務應有效結合起來,為業務發展而管理,為價值創造而融合管理,有效打破壁壘,增強組織機構間的協調、協作和目標性而管理。
業財融合是一個“業務牽引財務,財務助推業務”的過程,這是業財融合的本質。一方面,業務的日趨復雜會不斷驅動財務的有效跟進和發展;另一方面,財務的發展也規范并有效支撐著業務的健康經營。業務、財務的“雙輪驅動”,促進企業創造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業財融合是個同步的概念,不存在財務滯后性問題。在融資租賃業務中表現尤為明顯,它包含租前、租中、租后的全方位、全過程融合。換言之,在經營過程中,無論是戰略的規劃與執行、全面預算的制定,還是具體業務活動的開展,始終發生著業財融合,而且這種融合并不是機械式的拼湊,而是一種天然的有機融合。
2.業財融合是一個既相互支撐又相互制約的概念,通過融資租賃公司客戶價值、股東價值的相互對應達到平衡。對融資租賃公司來說,股東和客戶是眾多利益相關者中兩個最核心的角色。融資租賃公司管理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在治理框架下,由管理層主導并以客戶、股東兩個維度構建且相互交融的融資租賃業務經營體系、財務管理體系。
3.業財融合的過程也是一種在融資租賃公司內部建立組織伙伴關系的過程。為滿足融資租賃公司高效運轉的需要,必然會產生各種專門的管理職能及分工協作,分別分管業務和財務。業務經營體系往往由主持工作的總經理主導,財務管理體系則由財務總監主導,上述客戶與股東利益的平衡又往往會使業務和財務分管領導之間的關系是平衡的整體。
據了解,較多融資租賃公司對業財融合發展的重心過多地聚焦在信息化之上,認為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就能解決業財融合的問題。這是理解方面的偏差,從本質來看,業財融合并不僅僅是一個業務環境中的技術問題,其更多還是一種管理意識和企業文化。實務中,融資租賃公司在進行業財融合時面臨諸多阻力,這些阻力突出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對一般財務人員,日常報銷、會計核算等工作占據了較多的時間,再加之近年來在會計準則、稅法變化較大,信息披露、稅務等方面合規性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導致財務人員少有精力研究融資租賃及相關業務環節的核心,財務人員的潛能和價值并未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業務和財務等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傾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業財融合的發展。本質上,業財融合是一種業務和財務的雙向聯動,其屬于兩條不同屬性的鏈條,可能由于部門利益傾向和工作要求方面的問題,導致業務部門會對業財融合產生一定的抗拒,從而對業財融合的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三是融資租賃公司信息基礎薄弱,加大了業財融合的難度。融資租賃公司財務部門是公司信息最為集中的部門,借助信息化工具,將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高效整合在一起,打破業財之間的壁壘,真正實現業務與財務之間數據的順暢轉化和共享,為融資租賃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服務。但在現實情況中,一般融資租賃公司的信息技術基礎較為薄弱,導致業務、財務信息并未能有效打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業財融合的難度。
四是不當的激勵導向,對業財融合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業務、財務分屬不同的鏈條,多數融資租賃公司在進行績效激勵時,業務、財務常常會有各自的績效激勵方案。他們會按照自身組織目標的實現程度來討論激勵問題,而未綁定公司的整體價值創造。這種激勵方案的不合理,很顯然會在某種程度上對業財融合的深度和廣度產生負面影響。
五是財務人員本身知識、技能的欠缺,使得業財融合效果不盡如人意。業財融合對財務人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財務人員在掌握豐富、扎實的財務技能的同時,還要對融資租賃等相關業務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而融資租賃公司中,多數財務人員在這兩方面仍很欠缺。
上述問題的存在,顯然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普通的財務人員都提出了較大挑戰。在業財融合已成為企業轉型、管理升級的一種必然趨勢,對財務人員來說,要特別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財務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危機感和使命感,要有求變意識,善于借助新技術提升自己;二是財務人員要持續進行知識更新,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三是財務人員一定要敢于接受挑戰,主動融合,有效融合。
加強業財融合建設,將進一步提升融資租賃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助推融資租賃業務健康良性發展,可通過以下模式開展:
融資租賃公司應發布并細化相關制度,統籌業財融合體系搭建,激勵財務人員加強在融資租賃業務開展中的參與度,尤其在創新業務前期的產品方案設計環節給予專業性意見等,使業財融合被融資租賃公司賦予其合法化的模式。同時,通過制度約束和引導,增強業務與財務人員在業財融合過程中的配合、協作意識。
一是以融資租賃業務推進為服務對象,主動重構財務組織;二是財務嵌入業務的動因,其來自業務對財務管理需求的驅動和現代信息技術等對財務組織轉型升級的要求;三是業財融合更重要的是強調財務主動融入業務,財務主動參與業務決策,介入業務運作并精細化管理,而且要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適時配置財務資源,支持業務發展,同時在交易結構設計、業務發生等環節,財務應根據合規性要求規范業務經營行為,并從戰略、運營等各方面管控業務合規風險。
在這一模式下,融資租賃公司重新進行組織構建,重新定義財務職能,財務部門主要是按照融資租賃業務類型和需要設計財務崗位,如設置創新產品研發財務、業務營銷財務、財務管理等職位,以此和公司的創新業務部門、業務部門、運營部門等一一對應,實現財務和業務的全方位對接。
信息化發展水平對業財融合的推動作用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提高財務信息化水平,可將財務人員從繁瑣的財務工作中的解脫出來,節約更多的時間用于業務的鉆研和深度理解,解放生產力;另一方面,財務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鑒于手工操作下的管理會計工作仍存在分析維度不夠細、處理效率不高、數據不夠精準等問題,通過搭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實現業務與財務之間數據的順暢轉化、共享和精細化財務分析,為經營決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