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第四中學,新疆 阿克蘇 842200)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突飛猛進,并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集中體現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訓練熱情,提高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主動性,增強英語課教學效果。本人結合英語教學實踐經驗,并參考相關英語教學主題研究材料和一些研究報告,打算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合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英語情景教學進行初步的探討。
英語教學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的培養,良好的語言環境在英語課教學中必不可少。在新的教育形勢下,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各種有效的教育信息和素材,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建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對于現代英語教學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在逼真的教學情境中,學生通過模擬的語言環境有效的訓練了英語的語言能力。例如,在學習九年級英語第一單元“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語言能力發展特點,在新英語對話的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直觀再現生活場景,使學生如身臨其境,結合課文內容所指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中既學到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強化了學習效果。又例如:在進行有關“shopping”的情境活動時,教室可以首先使用多媒體播放有關購物的真實場景,讓學生們仔細觀察影片中的人物對話,總結出在購物時所使用的常用交際語言如:“Can I help you ?”或者“What can I do for you ?”以及“I am looking for something”等這些句型,然后有學生仿照影片中的場景進行練習。在這樣的情景練習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迅速得到了提升。此外,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具體指導學生整合各種形式的語言應用的教學場景,以訓練他們的聽,說,讀,寫技能,使學生的英語口語和交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英語教學總體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取決于老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較低,學習和練習的動機也不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未能充分發揮。嚴重影響了整體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適度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復雜,乏味,晦澀的課程內容進行可視化和藝術化處理,發揮學生行為主體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英語書“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時候,老師可以首先通過播放一些具有強烈感人效果的影片使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再展開討論,使得“感情”這一抽象的概念以最直觀的感受體現在學生的面前并受到強烈的震撼。教學效果十分良好。隨后,我們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Talk about what things may affect you ? 根據以上討論方式提出問題,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深挖課本內容,并通過英語敘述自己的經歷,從而建立一個和諧而優良的學習情景,以提高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把握。
從實質上來說,英語是一種基于語言的交流溝通工具。它的各個要素(例如英語單詞,英語語法,句子模式和文章段落)密切相關。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其分開,單獨的置于某個地方,學生很不容易遷移他們的專業知識,影響他們的整體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充分依靠現代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實踐創造合適的環境,為學生學習和訓練英語基礎知識提供開放的服務平臺,塑造和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溝通能力。例如,在教授七年級的“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課文時,老師可以首先通過依托媒體課件導入課堂,接下來,老師可以把所有同學分成幾個合作小組,每組5~7 人,由小組提出問題并進行組內討論,每個工作組的團隊一號同學可以首先對此問題做出回答,并由其他團隊成員糾錯和補充。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綜合利用課堂中新掌握的單詞、語法、固定搭配、時態等進行即興交流演講,來夯實所學的基本知識,增強他們的語言交流技巧,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簡而言之,隨著多媒體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普及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越來越對英語課堂教學發揮出無與倫比的促進作用。筆者建議廣大英語教師一定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中構建良好的情境,以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自學能力,化解復雜而難以理解的難題。在教學過程中。克服實際困難,在課堂教學中培育公平,開放的學習氛圍進行英語訓練,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是學生的課堂教學學習效率和整體素質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