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平
(濟南章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200)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從管理模式來看,模式單一,而且管理的內容沒有針對性,不利于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就企業的發展來看,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其決定了企業的總體收益,對企業內部資源調整以及管理結構優化都有重要作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要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在日常工作中,人力資源管理可以收集到海量數據,這些大數據可以作為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對人力資源管理中潛藏的信息進行深入挖掘,可以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向“量化”方向轉變。在“互聯網+”時代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引入大數據,可以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更好地對人力資源進行配置,有利于優秀人才的選拔,以便更好地培養人才,利用人才。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使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更好地履職,使其更好地了解企業人力資源,對人力資源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構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員工日常社交日趨個性化,各種社交平臺比如微信、微博等,為企業招聘、溝通創造了便利的條件。企業員工在對自身情況進行傾訴的同時,也會在無形中將企業的形象通過社交平臺反饋給外界。因此,“互聯網+”背景下,應給予員工社交足夠的重視,避免員工在開展社交過程中,損害到企業的形象和利益,此外,可以將員工日常社交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宣傳方式,拓寬員工的招聘渠道,通過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適當地管理和引導員工日常社交,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企業宣傳工作,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也使得企業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發強烈,單一的知識結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互聯網+”時代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跨界思維,在這種狀況下,在企業人力資源開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拓寬知識面,不僅需要熟知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還需要對于互聯網思維、企業戰略管理等方面有所涉獵,不斷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包括設置崗位,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和完成企業工作要求、決策和管理等內容。為確保人力資源管理每個環節都能更好完成,必須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具體化各種規定,制定從招聘、培訓到員工薪資待遇、獎懲激勵等各項制度。在每個環節都制定明確的制度,確保各環節要求由具體的部門及人員落實,在企業內部形成約束力。各部門人員配置和薪資待遇都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決策有關,所以各企業要定期召開會議,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各單位代表參加并提出意見建議,整合意見完善管理體系。在體系完善之后要快速把信息更新到單位的官方微信、微博和網站,確保各員工能迅速獲知相關信息。此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制定更詳細的權責和任務規范,明確各部門、各員工的具體工作,避免責任糾紛。把員工聘用、調動、處罰等信息準確記錄,給管理者提供決策。為確保管理的公平性,必要時可要求第三方進入調查,這是互聯網時代帶給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勢,也是優化企業管理的機遇。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更強調讓員工達到其工作目標,采用處罰或批評的方式來激勵員工。但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者更應重視人性化管理模式,考慮到部門領導與職工之間的關系,不再傾向于隸屬性、約束性關系,而是成為被委托者與委托者之間關系。因此需強調管理層面的柔性模式,貫穿人性化理念,以人為本的制定激勵模式,讓員工的技能價值真正展現。由于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架構傾向于直線性管理,由上而下的展開各項監督管理工作,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等級性較為明顯。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架構必須更體現出和諧狀態,滿足企業的長足發展需求,打破層級之間的約束,讓領導與被領導關系變為合作關系。
“互聯網+”時代為人力資源管理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在該模式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新的發展局勢,改變了傳統單向管理模式,注重人才的培養,全面打造綜合性的人才,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同時還拉進了員工與管理人員的距離,實現雙向的交流,有利于促進企業經濟發展,體現多元化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拉進員工之間的關系,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帶動企業經濟發展,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