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興
(湖南省地礦局四O 五隊,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 416000)
引言: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科技不斷進步,地質勘查單位的實力也逐漸增強,但是,我國地質勘查單位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后勤保障標準編制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這不僅影響到了野外地質工作質量,還會威脅到野外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因此,地質勘查單位應結合現有標準編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不斷完善和修訂標準,進而有效提升單位后勤保障能力,促進單位安全和文明建設。
最近幾年,地質勘查單位為了可以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相關單位開始對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方法進行積極探索,并制定了相關標準和管理制度。但是,現階段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中,特別是在通訊、住宿、餐飲、醫療、文體活動等方面,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相關工作人員的野外生活仍然較為艱苦,缺乏后勤保障標準[1]。在該情況下,地質勘查單位需要注重后勤保障標準編制工作,結合單位文明和安全建設,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
在地質勘查單位中,編制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主要是為了提升后勤保障裝備水平,對野外地質作業人員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進行改善,進而保證其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留住和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行地質工作,進而促進地質勘查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因此,在編制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的保障對象為所有野外地質工作人員,在編制標準時需要把該工作定位成為地勘行業的行業標準建設[2]。在編制過程中,地質勘查單位需要注重文明建設和安全建設兩個方面,在此基礎上要求相關人員利用標準不斷規范工作和加強內部管理,進而充分發揮出創新管理、推進工作等積極作用。
地質勘查單位應積極主動作為,集聚合力,加強對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的研究力度。特別是針對地質工作野外項目部職工的住宿、餐飲、通訊、交通、醫療、問題生活等方面,注重這些方面的裝備條件研究。在該過程中,基于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管理標準和實施標準,進而編制出適應不同氣候條件、地形地貌、作業類型等因素影響下的差別化的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裝備標準,進而有效提升單位野外項目部建設標準性,提升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
地質勘查單位在編制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時,需要考慮到野外地質作業人員在工作、生活中涉及到的保障內容,需要涉及到多種類型地質工作基本要求,如石油天然氣礦產勘查、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環境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工程地質調查、遙感地質調查等等。與此同時,在編制工作中需要嚴格根據國家標準化工作到則和標準化工作手冊相關規定程序與方法,其框架應包括標準適用范圍、標準引用情況、必要的專業術語與定義等;標準的核心部分,可以根據標準特點,劃分成為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總則、野外項目部建設基本原則、結合自然地理地形類別劃分成為陸地和海洋以及航空領域和四個部分。其中,在每個部分中需要包括野外項目部職工的住宿保障、工作保障、醫療保障、餐飲保障、文體生活保障、應急救援保障、車輛保障、個人防護保障等。
在地質勘查單位中,想要有效提升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水平,需要有足夠的經費作為基礎。現階段,地質勘查單位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中,并沒有對經費標準進行明確,并且缺乏穩定來源。因此,地質勘查單位可以加強宣傳和呼吁力度,爭取政府與社會各界的關注,使政府和社會各界可以了解野外地質工作環境是非常艱苦的,進而使國家可以在野外地質工作職業安全健康投入方面加大力度。與此同時,可以從行業宏觀調控與管理層面入手,在地質調查項目預算標準中,對野外地質后勤保障裝備經費科目進行明確,制定出差異性的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經費標準,有效促進單位文明和安全建設。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地質勘查單位中,注重野外地質工作后勤保障標準編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單位后勤保障能力,還可以有效提升野外地質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地質勘查單位長期穩定發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地質勘查單位需要給予后勤保障標準編制工作足夠的重視,結合野外地質工作實際需求,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制科學合理的后勤保障標準,要求相關人員嚴格根據相關標準開展后勤保障工作,進而有效提升單位文明和安全建設水平,有效提升野外地質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