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鳳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黃魚圈鄉農業技術推廣站,吉林 長春 130229)
溫室大棚番茄種植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要想保證溫室大棚中種植的番茄能夠健康成長,提升番茄產量與質量,必須要做好分析工作,確保采用的育苗技術的合理性。
冬天光照時間短,光照強度低對于番茄的成長會造成不良影響,由此可見,要想做好番茄種植,確保種植的番茄產量能夠達到要求標準,要選擇葉量少、株型緊湊、葉色深,適應光照弱的番茄品種。同時,還要在該基礎上,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番茄品種。
設計好苗床按擺盤寬度,要以面積率用最大為最佳狀態,通常來說,寬度為3.0m。在每個苗床要開條小溝,小溝的深度為0.2m,寬度為0.3m,這種規格的小溝,能夠方便噴水時,多余水流入到小溝中,然后整理苗床,實際整理期間,應當將苗床整理成兩邊低、中間高的斜平面,最后將地膜鋪在苗床上[1]。
浸種的目的就是消除病毒與寄生蟲,去除掉劣質種子。播種前浸種可以采用熱水,也可以利用消毒液完成,大量實踐經驗結果表面,播種前,通過浸種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可以大幅度減少番茄成長期間,各種病蟲害的發生。
經過浸種后處理的種子,不需要晾干處理,利用塑料袋裝經過處理的番茄種子,將其放置在25-35℃環境中,時長在3-5d,然后便可播種。
番茄苗出齊后,要做好控制溫度。溫度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白天,在大棚內將溫度控制在18-25℃之間。
(2)基質,溫度控制在16-22℃。
(3)夜間,溫度控制在12-16℃。
大棚中番茄幼苗出齊后,必須要對大棚內的具體溫度進行嚴格控制,確保番茄出現徒長,或者由于溫度過低,引發病害等問題[2]。
番茄出苗后,要以依據外界天氣和基質含水量具體情況,清晨膠水,傍晚補水,澆水時要應當以澆透為標準,保持基質處于潮濕狀態即可,不得澆大量水,避免對番茄幼苗造成傷害。對于種植放番茄的溫室大棚來說,應當將溫室大棚內的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上,該濕度范圍能夠有效預防番茄在生長期間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如果,濕度過大,則要采取措施對溫濕大棚進行通風、降溫,進而使溫室內大棚濕度始終都能夠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狀態,確保番茄正常成長。
番茄幼苗生長后期,高給予番茄幼苗足夠光照,確保番茄幼苗在生長期間能夠順利開展光合作用。溫室大棚中進行番茄種植時,要做好覆蓋草簾作業,在確保溫度適合番茄幼苗生長的基礎上,盡量早揭草簾,晚蓋草簾,使番茄幼苗能夠得到充足的光照[3]。幼苗在適溫度遮蔭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徒長情況,這也是相關作業人員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項內容。
番茄苗期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的立枯病和猝倒病,這兩種病害的發生會對番茄幼苗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會降低番茄的產量和質量。在番茄幼苗病蟲害防治期間,不僅要加強管理,而且還要利用減少澆水、放風次數,創造一個適合苗床溫度的有效措施,進而實現對番茄苗等各種病害的預防。作業人員要對溫室大棚中的番茄苗的成長情況進行全面觀察,一旦發現存在病害的番茄苗株,要及時將其拔出,避免發生交叉傳染,導致番茄苗出現大范圍病害。
大棚溫室中番茄病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番茄幼苗出齊后,可以采用50%多菌靈400倍液、75%百菌清600 倍液、獨殺 1000-1500 倍液噴藥,實現對番茄幼苗在成長期間出現的各種病害的合理預防,一般來說,每隔7d 進行一次噴藥,噴藥要持續2-3 次。同時,在農藥噴灑時,最好經常更換農藥種類,確保農藥的作用能夠得到合理發揮[4]。
補苗能夠將苗盤雙株取單株補到空穴內,也能夠預先將苗床上育好的苗補載道空穴盤中,確保每一個穴盤都有苗,進行苗補栽時,要隨補隨澆,如果光照強度過大,要利用草簾間隔,進行遮蔭。在進行補栽和移栽苗時,也要做好相應的定苗作業,確保每穴單株。
幼苗定植前7-10d 內,采取少量澆水、降低苗床溫度等各種合理的措施,提高幼苗移栽后對環境的適應性,進而使番茄幼苗移栽的成活率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滿足種植需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進行煉苗時,減少水分要逐步開展,不得一次發生大幅度改變,以免幼苗發生死亡。
培育番茄幼苗期間,各項因素都會對幼苗質量造成直接影響。科學的幼苗培育及合理的管措施,能夠提升番茄幼苗質量。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壯苗生長速度和成活率都要遠高于質量較低幼苗,若幼苗質量低,不僅會降低成活率,而且還會導致勞動力提高,這會降低種植番茄農戶的經濟收益。因此,要提高對番茄幼苗栽培技術的重視,做好培育,促進我國農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