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淮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學院,北京 100070)
休閑體育是社會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以娛樂身心和發展自我為主的體育活動。休閑體育著重強調參與者在活動中因為身心放松而帶來的輕松與樂趣,內容豐富多彩,表現形式不拘一格,其活動的特點是具有主動性、自由性、文化性和非功利等,包含從傳統體育項目(如各種基礎球類)到新興體育項目(如戶外徒步、騎行、輪滑等)內容。休閑體育強調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人們要注重的與大自然接軌,通過追求通過戶外運動來強健體魄、釋放情感、緩解壓力,抵御社會競爭和環境變化等各方面的因素給人帶來的壓力負擔。休閑體育適應的人群范圍十分廣泛,對于運動的技術以及場地的要求也不高,很容易滿足大眾的需求,充實人們的業余生活。
伴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從工業化時代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的時代在帶給人們生活水平極大豐富的同時,社會競爭和環境變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也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休閑體育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并迅速地走進了大眾生活,它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來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社會化產物下的休閑體育,對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一定的影響,當物質財富已不能滿足大眾需求,閑暇時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在生活壓力與工作壓力之后盡可能地釋放自我,促進自我身心的恢復。在此背景下,徒步、游泳、慢跑、騎行、閑旅游等休閑體育正逐步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休閑體育適應的人群范圍十分廣泛,對于運動的技術以及場地的要求也不高,很容易滿足大眾的需求,充實人們的業余生活。休閑體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也將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和國力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近些年有了極大的提高,物質生活在很多方面已經不是人們的第一要求,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已經成為大眾對健康的最求。現實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壓力每個人的接受能力和處理方式差別很大,有些人能較好地自我化解,而有些人可能心理痛苦指數極高,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后果很難想象。心理學中建議人們緩解和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就是閱讀或較低強度的室外運動,即轉移人們的注意力、用運動來放松人的心理。信息社會人們很難將自我的工作與閑暇時光明確地區別開來,一個人要想更好的發展與提高自我,往往是需要通過犧牲自我的閑暇時光來進行學習與工作的,長時期的緊張工作會產生較強的負面情緒。為消除與緩解壓力,需要尋找一些能夠在活動中得到自我感情的釋放和滿足感,最大限度地成就自我的活動項目。通過休閑體育活動親近自然、陶冶情操;通過休閑體育活動促進人與人溝通交流,完善自我人格;通過休閑體育活動,增強強健的體魄,增強個人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我精神追求。因此,現代社會工作性質與方式為人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了條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休閑體育不僅豐富著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同時也使人們在精神得到滿足,改善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提高生活質量。
休閑體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當今時代,信息化的傳播與發展促進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傳播。網絡、電視和自媒體等大眾傳媒對賽事的轉播,促使人們對運動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面對即將到來的2022 年北京冬奧會,全國各地區人們對體育運動的追求與執著,持續燃燒的熱情推動著國民體育消費,從而帶動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如體育場館設施的利用、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體育旅游推動等。休閑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可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產業格局的調整,有利于提高社會整體的經濟收入水平,從而增強人們的休閑體育動機欲望,促進休閑體育消費需求。
近年來在我國已有部分體育院校開設了休閑體育專業課程,開設休閑體育專業課程的院校首都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主要課程:休閑體育理論與方法、運動休閑事業管理、體育產業與經濟、體育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市場營銷、高爾夫、時尚有氧運動、攀巖、戶外運動、健身操舞等。人們對休閑認識和追求的不斷提高,休閑體育融入人們的生活,休閑教育的必要性與規范性也日益突顯。休閑體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指導人們學會休閑體育的技能和知識,培養出能夠從事休閑體育研究、指導、組織和經營人才,為適應社會對休閑體育的需求。
休閑體育運動與競技體育相比,對個人技術和場地設施要求很低,可以說是入門檻低,娛樂性強,參與的大眾人數遠遠大于競技體育人數,同時,據了解現在很多各級學校在體育教學中也在逐步引進休閑體育觀念和活動。因此,休閑體育在不久的將來,與學校體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并存和相融將是大勢所趨,對大眾體育的普及和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人們對于休閑體育的主動消費意識不足,一定程度上的商業化運作和過得的追求利潤,會導致休閑體育市場的盲目投入和資源浪費。為進一步的響應休閑教育的發展,推動我國休閑體育的完善,國家需進行體制化的管轄、規范和合理發展休閑體育產業,推動中國休閑體育的社會化、組織化。
休閑體育的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對于促進全面人格的發展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培養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推動休閑體育教育的學習與交流,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休閑體育的專家和休閑戰略人才,設立專業休閑體育的咨詢機構,培養優秀休閑體育指導人員,保證休閑體育的科學性。
休閑體育的發展一定帶動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的消費。休閑產業的經營者需必須從市場現實和潛在的需求出發,加強對休閑體育市場的調查與研究,樹立“市場導向”的營銷觀念,積極開發適合群體性活動以服務為主的相關體育產業,以滿足大眾休閑體育需要。
借用宣傳手段,正確的引導、強化廣大群眾的休閑體育消費意識,提高參與休閑體育的積極性。建設足夠的休閑體育設施,提供豐富多彩的不同層次的休閑體育服務,要。體育活動項目需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需求、收入和興趣愛好,開發出多類型多層次的休閑體育消費品市場,以適應消費者需求,刺激消費,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欲望。
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戶外資源,結合地區地理特色與民族傳統,積極開發新型戶外休閑體育項目。利用蘊藏著豐富的戶外運動資源,大力開展陸域、水域、空域等多種休閑體育項目,但是同時要倡導“生態休閑”的理念,回歸自然享受生活是大眾休閑運動的追求,進行休閑體育活動時盡量避免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保持原生態,以促進社會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結論:休閑體育是社會化的產物,積極發展休閑體育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重要現實意義。發展休閑體育促進國民體質的增強,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方式。同時,休閑體育消費也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加快城市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