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華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建設、科技發展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方面達到了高度的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我國的教育教學事業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這些都不得不引起我們重新思考和定位網絡遠程教育與常規教育的關系和問題。
由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支撐,網絡遠程教學活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無論你處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偏僻的鄉村。只要有網絡、有信號,就可以滿足學習的需求,就能觀看視頻學習,甚至可以實現在線與老師互動交流。
由于強大的網絡存儲功能,對于學生第一次沒有理解沒有學會的課程內容,學生可以選擇在課下時間繼續觀看課程錄播視頻,甚至可以重復多次,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在網絡遠程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強大的技術支撐,在上課過程中使用PPT、Word 等文件形式,還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需要,使用插入圖片、視頻、音頻等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知識,比單純的文件格式更能刺激學生們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深入的理解課程所授知識。知識傳輸效果更加便捷,教學資料的傳達更加詳盡,可以從多種角度、多種觀點來理解知識。
網絡遠程教學的特點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時間軸在一起,活動空間卻不在一起,這就使得教師無法感知學生們的上課反應,盡管網絡遠程教學師生可以在線互動交流,但是,不在同一空間,教師無法通過授課知曉大多數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反饋表現,這個問題是大家都理解了,可以進行下一個話題?還是有很多同學依然糾結在問題中?教學進度該以什么樣的速度進行,這是遠程教學初期大多數教師面對的困惑。
盡管網絡遠程教學的技術實現了多人在線互動交流、視頻交流等形式,但是視頻之后,其他同學在做什么,玩游戲?看視頻?讀小說?教師都無從知道,更無法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課,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學過程中師生不在同一空間,教師無法了解教學過程中學生真正在做什么,無法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更無法培養學生小組作業、團隊合作的能力。
基于上述網絡遠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為題,遠程教學在實現它遠距離教學的同時卻無法實現對教學過程的有效監控,教學質量自然難以保障,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教師對教學質量不滿意,學生對教學質量也不滿意的現象。
在常規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獨有的思想體系、對知識獨一無二的表達方式,決定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與學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智力和情感交融的過程,而情感交融只有在人與人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才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面對只是單方面輸出視頻、音頻、文字和圖片的網絡教學是沒有情感交流的,單方面的音頻、視頻、文字、圖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只會使學生大腦面對多樣化的信號,要么無所適從,要么干脆就自動屏蔽信號,如果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要求的話,學生是不會主動進行學習交流和互動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羅賓斯管理學中關于信息交流的理論表明:在口頭溝通中,信息的55%來自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38%來自語調;7%來自真正的詞匯。這些數據說明人與人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交流和知識傳授需要在同一空間,需要進行眼神、動作、表情等輔助方式的交流才能獲得更加完整的效果。
在專業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教師不僅有自己的文化知識體系、思想價值體系,也有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信息表達技術,這就賦予了教師對知識再生產再創造的能力。因此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創造性勞動活動,它需要從事教師傾注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將自己對某門專業知識的學習加以再加工再創造,利用課堂教學的技術手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利用當前網絡遠程教學工具,使得網絡遠程教學“停課不停學”目的得以實現。而各種多媒體教學系統、各種網絡遠程教學資源,如果沒有教師這個關鍵的變量因素在其中的再創造,學生也是學不到知識的,網絡遠程教育教學的目的業務從實現。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是必要的教學實訓環節,盡管隨著虛擬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模擬技能訓練系統不斷出現,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訓練機會;但是,那些虛擬的模擬技能訓練系統只是提前設定好的程序,學生僅按照設定好的程序訓練出來的技能往往與實際工作環境有著很大的距離。教師的工作經驗、生活經驗、專業技能操作技巧和態度等軟技能,在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實訓方面是任何模擬系統所沒有的,也不可能取代的。在現實情景中去實際訓練、探索,配備專門的專業指導教師,以確保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和理解,這是其他任何虛擬的網絡技術所無法取代的。
網絡遠程教育的最大優勢是清一色的超媒體、超級鏈接,可供學生選擇參考的信息是海量的。學生可以依自己的想象任意選擇瀏覽學習,然而網絡也充斥著各種信息污染和信息噪音,這不僅浪費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而且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被剝奪,甚至被光怪陸離的游戲所圍攻。因此教師要適時的給予提醒和導航,提供必要的知識篩選和過濾,給學生呈現出干凈的、安全的網絡學習環境,讓學生把全部的精力、時間投入到學習中來。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職業的根本宗旨。答疑、解惑是常規教育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網絡遠程教育教學系統中,盡管人工智能代理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學系統能夠解答學生的常見問題,但是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著個性化的需求,他們究竟會遇到并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是根本無法預測的,因此,絕大部分同學的問題都需要請教專業指導教師來解決。也或許學生心中提問所需要的答案并不在給定的答案中,他們更想學習教師回答問題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方式,這也許就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魅力所在,也是對“傳道、授業、解惑”意義最好的詮釋。
網絡遠程教育是在特殊時期產生的特別形式的在線教育,在這個百年難遇的非常時期對我國的各類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那么,我們心中期待的遠程教育是什么樣的?
筆者認為教育,無論是哪種類型哪個層次的教育,除了講授專業知識之外,教育教學都負有對學生價值觀塑造、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對學生進行真善美教育的責任。教育教學除了可以線上學習知識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師生共處一堂,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傳達知識之外的信息,傳播愛、希望和正能量,啟迪人們思想,開闊人們眼界,鼓勵學生感知社會、感知人生,鼓舞學生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自己一份貢獻。用北宋儒學大師張載的話來說:教育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網絡遠程教育教學受到空間的限制,教師的教育教學與學生對教育教學的接受和理解往往很難做到同步和共情,教育教學的效果難免就打了折扣,達不到教育教學的初衷和目的。因此,網絡遠程教育教學作為常規教育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在常規教育教學形式難以滿足學生實際需要時,網絡遠程教學迎頭趕上,及時彌補。網絡遠程教育在順利完成常規教育教學任務,實現常規教育教學的目的和初衷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鑒于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常規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和網絡遠程教育模式將會長期并存,并發揮著各具特色的影響力,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