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我國經濟發展現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從傳統粗放型向現代、高效、可持續性穩步推進。農村金融的發展也要順應時代步伐,更新陳舊觀念,保證農村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重慶的農村經濟發展也要保持與大方向一致,小措施更新。
重慶市的農村貧困地區,經濟基礎薄弱,金融服務在社會經濟中所占的比例太小,近年來我國對農村金融的大力扶植,使重慶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有了很大進步,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更新觀念,愿意參與到互聯網金融體系中去,這為農村金融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
在發展勢頭迅猛的同時,就需要有更多的專業人員加入。目前就面臨專業人員不足,專業人員經驗缺乏等現狀,使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一定的發展障礙,再加上農民本身觀念陳舊等條件限制,使農村金融沒有完全實現實質意義,更無法形成完整體系。
重慶位于西南片區,長江中上游。全市共有3403 萬人,農村人口有1746 萬人,占51.3%。農村31020 萬人,其中農村1070 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4.5%,占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65.5%;全市農民工總數766 萬人,全市農民工總數766 萬人,其中農民工554 萬人,當地農民工212 萬人。以上數據表明,重慶市的農民外出流失現象突出,也就意味著,農村金融服務的客戶資源缺失。但同時,外出農民將外出所賺資金帶回來,也會給市內農村金融發展帶來潛在存款。目前而言,重慶市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仍背負了陳舊的包袱,內部管理混亂,服務水平不高,創新力不足。在大趨勢下,落后的服務需要淘汰更新。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多不愿去農村工作,農村的人才匱乏現象突出,這也是農村經濟落后,金融服務質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重慶市政府非常關注農村金融企業發展,及時引導農村金融市場朝良性的方向發展,從根本上保證農村幫扶政策的落實。十三五期間,提出農業增效,打造特色產業。政府介入管理,發布相關政策,及時準確的發揮了政府職能,促進了重慶農村金融健康穩步發展。
金融體制改革是必要的,所以我們要加大農村經濟發展步伐,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化發展也需加強。據統計,全國有近50%的行政村沒有營業收入,30%的行政村營業收入不足5 萬。
我們需要大力進行金融創新與改革,為重慶農村金融機構建設助力。首先。推進創新重慶農村金融機構服務體系,是服務體系格局更加多樣化。其次,提高信息技術水平,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最后,更新農村金融機構的設備,從互聯網尋找發展契機,促進更加現代化、專業化的服務水平。
經濟全球化新常態下,發展重慶農村金融發展很有必要。中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只有淘汰掉落后的體制,才能使經濟穩步向前推進。要推動重慶農村金融的發展,就要做好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同時加大農村金融的整合力度,更好地引導農民的金融觀念,促進農民的金融生活,更好地為農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