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惠東
(重慶市萬州區鵬程小學,重慶 萬州 404100)
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實際教學中,讀、寫教學之間有著緊密的練習,兩者之間可以相互促進。課外閱讀作為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寫作教學當然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要將課外閱讀有效的結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全面的了解課外閱讀對作文教學的重要性,才能據此設計教學計劃,充分發揮課外閱讀的價值。
興趣可以促使小學生主動、堅持去做一件事,比如做完作業后,很多小學生滿懷期待的打開電視機的行為。但是,小學生的興趣因何而生呢?對于認知能力較低、玩心重的小學生來說,有趣、輕松、快樂的事最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1]。但是,寫作教學中,小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由此產生壓力,冥思苦想寫完后不被教師認可,由此而沮喪,教師要求的寫作主題脫離小學生認知,由此感到迷惑,這種負面感知都扼殺了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不是憑空想象的,即便是神話、科幻等作品,里面的世界雖為虛幻,但是人物形象、規則倫理等都無法脫離作者的認知范疇,而作者的認知便是從其他作品、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等方面積累的寫作素材。但是,小學生見識還少、文化水平低,他們掌握的寫作素材非常少。如果教師不對此進行指導,僅僅是突兀的要求小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寫作結果難免差強人意。
寫作需要哪些技巧呢?文章結構劃分、組詞、造句、情感表達等等。比如,修辭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法,而修辭中有擬人、比喻、排比等。若對“白云”進行描述,直白的表達可以為“天空中飄著幾朵云彩,形狀各異”,運用了修辭手法后,可以這樣表述“藍寶石般的天空中飄著幾朵漂亮的云彩,有的像飛翔的小鳥,有的像奔騰的駿馬,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小學生對這些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較低,因此會感到寫作困難。
課外閱讀的題材非常豐富,包括科幻題材、神話題材、寓言題材、科學題材、動畫題材等等,情節生動、內容有趣,深受小學生的喜愛。比如,《葫蘆娃》《聰明的一休》等故事讀本;《十萬個為什么》等科學讀本;《寓言故事》等寓言讀本等等。這些課外閱讀材料大多都是圖文并茂、制作精美,從視覺、內容都足以吸引小學生,提升小學生興趣。同時,這些讀物有的可以開拓小學生思維,有的可以拓展小學生眼界,有的對小學生的價值觀有引導作用[2]。如何從對讀的興趣引入寫的興趣呢?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比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展開想象,對《葫蘆娃》中的一節內容進行改寫,結局不限形式,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天馬行空,又被故事情節吸引,因此,對這樣的寫作任務往往興趣濃厚。
哪些可以作為寫作素材呢?需要看寫作的是什么題材。比如,寫的是人物《我的好朋友》,那么,與好朋友之間相處的點點滴滴就是素材,對話、態度、表情、事件等都是描述好朋友的素材。若寫的是風景《冬天》,那么,冬天的風霜雨雪、樹木、花朵等都是素材。小學生經歷很少,對生活的觀察也不夠信心,寫作素材自然匱乏。課外閱讀中的世界卻是非常廣闊的,寫人的、寫景的、寫物的、寫情的等等非常豐富,因此,小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可以見識到平時見不到的內容,從而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此外,課外閱讀可以鍛煉小學生寫作技巧,作品中的優美的詞句、段落可以打動人心,加深小學生的印象,比如,修辭的應用、結構的安排等等,都包含了多種寫作技巧,多閱讀優秀的作品,在潛移默化中,這些知識就會滲透到小學生的腦子里。
課外閱讀涉及的范疇有歷史、政治、科學、地理、新聞、傳統文化等等,因此,閱讀是小學生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渠道。從歷史讀物中,學生可以了解社會發展,從政治讀物中,學生可以了解法律法規、政治理念,從傳統文化讀物中,學生可以了解做人做事的禮儀,提升自身修養[3]。這些,都影響著小學生的認知,當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提升,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更清楚的表達文章觀點和情感,加深作文的深度。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課外讀物中,不僅內容讀起來朗朗上口,其中蘊含著很多優秀的道德品質值得小學生學習;還有《成語故事》等讀物,可以幫助小學生掌握大量的成語,使小學生在表達語言方面更為生動、形象。
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寫作素材的積累、寫作技巧的鍛煉、寫作認知的改善都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來促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課外閱讀的價值,并在教學實踐中對其合理應用,以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