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縣融媒體中心,云南 富源 655500)
目前深度造假技術已經引發熱議,其主要是基于人工智能與軟件技術來控制視頻或者音頻,使內容審核的難度增大,難以判斷其真實性。實踐中可以看到,雖然新聞深度造假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特別是色情視頻公司會利用該種技術方法作證視頻,但是最近該問題才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深度造假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然而普遍群眾難以準確識別,本質上來講其屬于人工智能方法應用基礎上合成的新型新聞內容。在此過程中,還應當充分考慮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深度造假呈現出大眾化趨勢,造假者利用該種技術手段可以很容易“制作”令人信服的視頻、音頻;第二,創業企業正在將造假技術進行商業化應用,通過提供造假技術獲得利潤。目前來看,我們尚無法明確指出全新聞組織已經被深度造假誤導,但是我們確實看到部分新聞記者已成為深度造假信息的攻擊對象。比如,通過深度造假制作一些虛假內容來威脅或者羞辱新聞記者。比如,一些記者即為深度造假的受害者,新聞記者在揭露事件中相關人員不法行為時,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甚至遭到“復仇”。不法分子通過深度造假,將被害記者與色情視頻女主角進行臉部互換,從而生成造假視頻;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傳播不實信息,這對記者將會造成加到的心理傷害。
隨著新技術獲取渠道的不斷增多,當前深度造假信息的數量呈指數級快速增長。以FaceApp、Adobe 為代表的VoCo,可使任何人都能夠對視頻中的人物面部以及聲音等進行控制。如果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被不法分子使用并制作一些假新聞內容,則會對新聞媒體造成嚴重影響。調查顯示,公眾很可能會被造假信息所欺騙。因社交媒體促進了虛假信息的快速傳播,加劇了相關虛假信息的傳送。
現階段公眾對新聞報道有了一定的辨別意識和能力,對于實踐中某種程度上報道被虛假視頻主導的問題,新聞記者可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報道造假視頻。試想,若政府官員、游說組織以及普通的公民都在分享深度造假的相關視頻,則其他公眾就會對此產生一種錯覺,即他們對看到和聽到的內容完全不能相信。新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和記者如何才能有效遏制與應對虛假新聞內容傳播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實踐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實踐中可以建立在線視頻和音頻核查系統,并在此基礎上設計行之有效的虛假視頻或者音頻識別指南,從而使得新聞記者和用戶不被深度造假視頻誘惑或者蒙騙。在此過程中應當準確定義術語,對常見的一些問題分類。比如,上下文內容不連貫、短缺,存在著欺騙性編輯以及惡意轉換等問題。事實核查視頻與事實核查文字陳述有所差異,核查人員既要進行文字解析,又要對很多因素進行分析,如聲音、圖像等。基于此,新聞記者能夠采用共享技術手段來分析造假視頻,用戶可以據此更好地了解視頻的內容。在當前面深度造假嚴峻形勢下,筆者建議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由多名來自各部門的新聞從業人員組成,致力于報新聞記者對虛假內容的識別幫助。對于該組織機構中的人員而言,他們應當熟悉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合成媒介的基本特征,而且可以準確識別造假信號;每一個組員都能夠快速正確的回答某視頻是否造假以及造假的具體內容。研究人員應當保持足夠的熱情以及激發積極主動性,正確對待深度造假問題,無論是新聞編輯室,還是編輯室外部,都應當提高人們對深度造假的認知水平,并做好視頻與音頻的核查管理工作。
從當前形勢下來看,目前國內外好幾種行之有效的核查技術手段已經開發出來,并且在深度造假問題查處過程中得以有效的應用。比如,美國DARPA不斷完善和提高機器學習算法,目的在于快速發現新聞深度造假問題。事實上,任何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案,其組成部分都均包含區塊鏈技術手段,Trupic 技術即為一種全新的視頻、圖片驗證系統,其采用區塊鏈為真實拍攝的視頻存儲簽名,以確保這些信息日后能夠得以驗證。此外,筆者認為傳統媒體與具有研發核查技術能力的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合作,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即便如此,其中也存在著一些的風險和問題,比如研究人員剛剛研發出核查技術方法,偽造者就會緊隨其后升級技術,依然進行著深度造假。基于此,新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應當更加努力,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開發和利用先進的核查技術手段。筆者建議,當前新聞記者應當與其他組織加強合作,基于第三方的力量來有效查證新聞消息;同時,還要向社會公眾傳遞一種信息,即作為消費者,公眾應當更加的警惕,無論視頻發布者的社會地位和聲譽有多高,都要對其保持高度的警惕。
總而言之,在當前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深度造假現象屢見不鮮。對于新聞記者而言,應當具有敏銳的嗅覺和觀察力,對深度造假現象進行深入研究。新聞記者應當與同行業人士共建共享分深度造假信息以及識別技術,保證和提高新聞媒體的社會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