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玲 皮淑慧
(1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檔案處,北京 100083;2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考古學家,卻能挖掘歷史長河里埋藏的珍寶;他們不是軍人,卻在捍衛著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們不是醫生,卻能幫助億萬人找回遺忘的記憶……他們是默默工作著的蘭臺人、歲月長河里的“擺渡人”,他們日復一日地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梳理著時間的脈絡。有句話令人記憶猶新:“探究過去的檔案我們從未錯過,留存于今的檔案我們更不會遺漏,我們是歷史的選擇者,我們是蘭臺人,相伴蘭臺,無悔青春。
“我要查一下某某井的資料”、“我需要看一下某某項目的成果報告”、“幫忙查一下某某財務憑證、“幫忙找一下我們公司成立第一年的財務報表”…...2016 年我取得了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學歷,并幸運地成為一名中國石油的檔案工作者,開啟了我檔案管理崗位忙碌而充實的日子。雖然接觸檔案專業有幾個年頭了,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檔案是個“三無”工作:無權、無利、無名。它單調、呆板、沉悶,需要整天面對一大堆資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數次接收、錄入、歸檔、裝訂、借閱等等的重復勞動。但是,經歷了那件事后,我對檔案工作有了全面的認識。
那是一個酷熱的夏日,一位師傅來到館里查看她的個人檔案。她是70 年代末招工進研究院,工作了時間年后,在80 年代下海經商熱潮的感染下買斷了工齡,自己開了了公司,離開勘探院時將個人檔案寄存在了一個私人公司再未過問,一直到目前年生了病,醫保報銷需要提供工齡及費用繳存的歷史證明材料,這時她才想起個人檔案來,但是當時的私人公司早已倒閉。為了證明工作起始時間,她來到了檔案館,希望能夠找到相關材料。但是時間跨越幾十年,早期的檔案沒有錄入系統,無法實現網絡搜尋,只能靠人工手動一頁一頁的翻。想到這些情況,我心里不免有點茫然。但是看著這個查檔人焦急而盼望的眼神,我還是下定決心好好查找一下,想著不管找的找不著,試了就不會后悔。還好蒼天不負有心人,用了近兩天的時間,調閱了近百卷材料,終于在當年的勞資報表里面找到了查檔人的資料。那一刻,我有種要哭出來的沖動,材料找到了,查檔人就有經費繼續治療了,她的家庭暫時有了保障,她的生命暫時得以延續。我打量著庫房里的那些卷宗,佩服、自豪之情悠然而生,真的沒想到三十年多年前的故紙還能救人一命,也就在那一刻,我懂了什么是檔案的價值,什么是檔案與你我相伴,什么是尊重與欣賞。
閑暇之余我總會想,若是沒有檔案,后來人怎么知道歷史的原貌與事物的開端呢?若干年后多少往事都將隨風散去,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之中?我志愿向前輩們學習:把平凡的工作崗位作為人生的舞臺;把本職工作作為人生的追求。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的工作很平凡,沒有那么多的精彩,甚至會有人覺得很無聊,但我仍然會用心去做好它。我相信只要細心、耐心、熱心、誠心地對待每一份檔案,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每一件事,就能在平凡的檔案管理崗位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我崇敬、摯愛我所從事的檔案工作,因為它是襯托鮮花的綠葉,映襯碧空的云朵。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可以發現,不論處在什么階段,也不論是人類哪一方面的事業活動,面臨的情況都是挑戰與希望并存,當下檔案事業發展也遵循這一規律。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但是,只要我們緊緊地握住希望,不斷地攻堅克難,就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人類發展到今天,不就是靠著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么?我相信,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的統一領導下,我們中國石油蘭臺人定會迸發出無窮的熱情,發揮出無比的創造性,實干硬干巧干,為蘭臺事業發展創造更輝煌的明天!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從事檔案工作已有6 個春秋。一路走來,我感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我愿用我的青春,為蘭臺增添一絲秀色;我愿用我的豪情,為蘭臺奉獻一脈幽香;我愿用我的至誠,為蘭臺注入一縷陽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自古焚典萃先知.任何一個宏偉的目標都是在不斷奮斗中逐步實現的,檔案事業需要一代代蘭臺人用汗水精心灌溉。未來的路上,我們會不斷努力學習,直面所有挑戰,成為一名有擔當、有使命的蘭臺人。從懂得欣賞檔案、尊重檔案開始,擴充檔案這門學科的專業知識,繼承檔案管理精神,發展檔案管理理論;不斷探索,做社會發展的“存儲器”,在實踐中去反復一件件歷史往事,感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脈搏,實現一件件檔案的數據轉換,引領檔案學的發展,為檔案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檔案事業的革新是每一位蘭臺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