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創康食品企業有限公司,廣東 肇慶 526000)
綠色食品加工,就是以綠色農、畜等產品為原料所進行的食品加工過程。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品,對于防范風險、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企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而結合現階段綠色食品加工發展實際來看,還存在質量監管體系、產品工藝水平、產品原料供應以及品牌競爭力等方面的問題。對此,針對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品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有監測、生產有規程、產品有檢驗、包裝有標識”的標準化生產模式,能夠對我國綠色食品加工產品的發展形成有效的規范與促進作用。然而,綠色食品加工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其中包含眾多流程與環節,比如原料的生產與采購、加工與包裝、儲藏與運輸等,現有質量監管體系并不能夠做到全面有效覆蓋。比如畜禽肉類深加工企業,其所涉及的飼料種植與加工、畜禽養殖與屠宰等環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質量監管體系不健全,而導致欠缺科學化、明確化以及規范化的操作[1]。因此,現階段綠色食品加工產品實則并不能夠完全達到相應的標準及技術要求。
伴隨著綠色食品加工產品市場需求的擴大,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但其發展卻參差不齊,尤其表現在產品工藝水平上有高有低。綠色食品加工產品的工藝要求較高,流程也較為復雜,其中對輔料及添加劑的使用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相應地對人力與物力成本也就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然而,部分企業由于自身產品工藝的不足,難以達到綠色食品加工產品的工藝要求,因此產品生產的質量也就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對于綠色食品的達標認證,其中一個尤為重要的條件就是產品原料達標,即能夠達到綠色食品加工原料的標準。然而,現階段很多加工企業在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品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上游初級農產品生產企業原料供應的牽制。例如,綠色食品證書有效期為3 年,從通過認證獲得證書當日算起,期滿后生產企業必須重新提出認證申請,獲得通過才可以繼續使用該標志,同時更改標志上的編號。如此一來,對于加工企業而言,就需要有符合要求的種植基地或原料來源企業,至少能夠為其提供3 年的穩定原料供給,而在這個周期內,受經營、成本及價格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客觀存在且時有發生的原料供應來源風險,即產品原料供應不夠穩定,成為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品的一個難點。
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具有生產鏈較長等顯著特征,為進一步規范食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流程,加強食品質量監督與管理,現有的質量監管體系有諸多不到位,即存在諸多監管盲區。對此,要在現有的質量監管體系基礎之上,推動綠色食品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為我國綠色食品加工產品生產提供科學、明確以及規范的指導,最終實現綠色食品加工產品質量的提升。然而,這一長遠目標的實現,要結合現階段實際來進行探索。比如,可以明確綠色食品特定要求與關鍵控制點,并在此基礎之上,以此為指導、為依據,來由點及面地實現對綠色食品的監管與改進。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綠色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及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各大綠色食品加工行業都可能從中“分一杯羹”,但是從長遠來講,只有具有先進的產品加工工藝,保證產品質量,才能夠在未來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不敗之地,才能夠在未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樣也才能夠切實推動我國綠色食品事業邁上新的臺階。由此可見,提升產品加工工藝尤為重要。對此,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要注重自身產品加工工藝的更新與發展,著重運用工業化手段實施精深加工,最終實現綠色食品生產能力及質量的提升[2]。
原料供應可能會出現多種不穩定問題,或由于食品原料生產廠家不足,或由于供應鏈過長而成本高等,從而導致一些下游生產加工企業面臨原料供應不足或者是不穩定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上游的原料供應是否穩定會對下游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有效穩定原料供應至關重要。對此,除了要進一步穩定推進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以有效滿足加工企業對大宗原料的需求外,還需要系統分析歸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使各地區能夠形成不同類型的上游原料供應企業,以此來穩定原料的供應。
品牌價值是企業價值的集中體現,品牌效應的發揮則是企業謀求經濟效益更大化的有效途徑。換言之,綠色食品品牌價值是綠色食品的核心競爭力。對此,企業要高度關注且充分挖掘綠色食品標志與加工產品間的有效結合點,為提升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要重點關注產品包裝與營銷方面的設計,同時還要組織開辦并積極參加多種多樣的綠色食品博覽會與展銷會,以開拓市場、提升產品知名度,在擴大產品銷量的同時,形成品牌價值,發揮品牌效應。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在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品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難點問題。除本文所述之外,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并加以解決。對于一個行業而言,其健康發展依賴于外部政策的引導與監管,以及內部技術、管理等主客觀條件的共同作用,只有通過各方參與、各方努力與協作,才能使我國綠色食品行業迎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