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輝
(甘肅省和政縣楊家小學,甘肅 和政 731200)
教學技巧是指以一定的理論知識為指導,在一定的教學環境里,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不斷優化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解答數學應用題不僅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各種應用題,教程時間長,教師需要一類一類地教,一一解答遇到的問題,學生也只能反復練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浪費時間,效率不高,而且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優化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是當今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課題。
新教材不再單獨設置章節應用題,而是分散到了圖例分析和分節練習題中。不同類型的應用題會同時出現在練習題中,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圖畫形式,已知條件和問題都反映在圖畫上,不同種類的應用題很多。以前教師普遍認為應用題比較難解,現在教師在講學的時候更困惑和迷茫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講什么,面對不同類型的應用題該采取哪種方式解答和教學。有很多小學教師不能夠完全適應新課改的教程排版情況,導致難以把握教材內容,在教學中忽略了應用題教學。
以前,我們的數學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簡單的數量關系為前提,解答某一類型應用題,基本是套用形式化的解答步驟。它使得一部分學生學到了知識具備高超的解題能力,但卻相對忽視現實中的數學問題,不能夠將所學知識較好的應用到實際中去。教學方式太過單一機械化,理論知識脫離現實生活,尤其是在鄉村更為嚴重,如果不能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學它又有什么意義。新課改實行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傳統的教學精華不應被拋棄,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在以往教學方式中,更加注重思考方式,應用綜合分析法,讓學生掌握基本解題要領和解題步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以上這些都是需要現代教師要繼承和發揚的。
應用題較其他題目而言雖較難解答,但是我們應該清楚,所有的題都是源于課本基本知識的。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應用題的解答也不例外,都是在數學基本原理和知識之上的。從小學的各類題型中不難看出,應用題只是增加了教學的內容,但是基本的解題步驟是不變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從基礎知識入手,而不是單獨從應用題尋找答案。數學是一門比較深奧的科學學科,它所涉及的知識很廣,因此,必須從其基本構成內容抓起,讓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便提高應用題解題效率。
一般而言,對于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止一種,應用題的解答也不例外。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就會有不同的解答方式。然而教師因為教學多年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解題思路,如果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那么學生就會只按照教師教的方式進行解題,因此也導致看待問題不全面。所以,教師應該在引導學生解答應用題之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解答,或許會出現新的技巧。學生自主式探究,有助于開發思維,避免思維僵化,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邏輯能力。數學本就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只要學生的思維得以開拓,應用題的解答也將變得簡單。
小學數學的應用題一般是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所以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將應用題的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把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現實問題當中去,當他們真的解決了問題的時候,就會有成就感,并且享受著學習數學的巨大樂趣。小學數學是整個教學體系的基礎環節,重難點一般就是在應用題的解題方面。所以,教師應該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每一次的解題之后無論怎樣都會有收獲。在解應用題的過程中,部分學生能夠很快找到解題切入點,從而找到答案,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找不到解題思路,這些事情是常有的。不論結果怎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總會積累一些經驗,所以,學生要學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解題技巧,避免以后在解答的時候浪費時間,走上彎路。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把有用的知識點記錄下來,認真思考,畢竟小學生的自覺能力不是很高。最后,教師的耐心輔導可以彌補學生因為經驗不足或時間不夠而產生的錯誤,因此學生應該養成善于總結的好習慣,在教師的幫助下不斷整理知識,最終完善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技巧。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過程,教師只是一個起引導和輔助作用的指引者,當然這個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給他們知識,引導學生解題思路,還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在自學中不斷提高解題能力,這才達到了教學真正的目的。應用題相對而言是一門比較難的題型,通過這類題的練習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小學教育中,要足夠重視應用題的教學,努力尋找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