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迷軍
(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郝橋鎮梁莊學校,河北 邢臺 054400)
一般而言,“數學化”分為橫向的數學化和縱向數學化,一個是相對于基本的生活經驗而言,一個是相對于數學知識內部的組合和分化而言。在橫向數學化體系中,為了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需要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以及數學中的生活知識進行組合,利用生活經驗促進數學學習,利用數學學習增長生活經驗。比如在進行算術教學時,讓學生將自己的鉛筆分為左手一支,右手兩支,然后計算有幾支鉛筆,這樣可以加強他們的形象記憶;在縱向數學化中,最重要的是將數學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機組合,比如三角形的幾何定理與多邊形的幾何定理,數學的加減計算與在此基礎上的其他復合運算,縱向數學化指的就是數學知識本身內部的條理化和有序化。因此,這兩個層面結合起來,可以說涵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也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順利進行。之所以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貫徹“數學化”教學設計,就在于一方面要使小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生活化和其中的樂趣,一方面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能力,以便在日后的數學學習中增長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
要將“數學化”教學貫徹到具體的課堂實踐活動中去,首先要明了“數學化”教學設計的基礎,以及所需要借助的環境和資源。
“數學化”教學設計是應用于具體的數學課堂實踐活動的,因此,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課堂環境,熟悉學生特點,熟悉可以貫徹“數學化”教學方法的資源。比如學生手中持有的工具,鉛筆等等,比如教室內部的環境,可以用來舉例的圖畫因素等等。這是進行“數學化”教學設計的第一步。因為小學生對周邊環境是最為敏感的,他們的關注點也往往在于身邊的具體事物,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課堂的綜合環境,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做到心里有數,應用起來得心應手。
“數學化”教學設計的第二個基礎,是要明確小學生學習的方向,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只有確立了具體的方向,比如這節課的目標是基本的算術練習,那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基本的數字運算,利用生活資源進行算術引導,比如數鉛筆、數鴨子等等。
“數學化”教學設計另外一個基礎,就是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是不管是熱河一種教學設計,脫離了師生平等的基礎,也很難實現真正的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中心放在學生本身,努力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樂于和老師交流,樂于參與數學課堂。
那么,在具體的“數學化”教學實踐環節,如何才能將所設計的內容很好地推向課堂呢?具體言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數學化”設計的對象,也即將要整合的內容,就是基本的數學知識點,因此只有確保內容的科學化,才能確保方法的科學化。可以說數學教學內容科學化是課堂數學化的前提條件。比如,教師需要將課本內容進行很好地梳理,將知識點和生活趣味相結合,舉出合理的例子而不是過分的例子,因為小學生的接受程度有限,所謂“科學”最重要的就是貼近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理解能力,將教學內容化解為他們所樂于傾聽和接受的,樂于去思考和關注的知識點,從而消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上面已經談到,“數學化”分為橫向數學化和縱向數學化,而這兩個方面都不可缺少的,就是將教學形式趣味化。不管是將生活只是引入課堂,還是進行數學學習內部的組合和整理,都需要教師設計一些有趣的環節,比如快速問答、小組學習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小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滿足他們參與數學學習的需要,調動其積極性。因為小學生十分敏感,對于有趣和無趣的方式有著非常直接的體悟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將教學形式的設計和小學生的特點結合起來,打造出屬于他們的喜聞樂見的數學課堂,也只有這樣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所接受。
不管是橫向數學化設計還是縱向數學化設計,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促進數學課堂的順利開展,而課堂最重要的是掌握明確的進展順序,也即明確教學主線,這是教學設計的主要功用。只有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明了數學課堂的主線,將其貫徹到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當中,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是有條不紊、科學合理的設計。舉例來說,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章的時候,主線就是要小學生明了圖形的基本框架和線條組合,因此在這一基礎上,推動學生對生活中其他線條和圖形的認識。
綜上所述,之所以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貫徹“數學化”教學設計,就在于一方面要使小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生活化和其中的樂趣,一方面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能力。“數學化”教學設計的基礎是綜合分析課堂資源和環境、科學引導學生學習方向以及建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實施過程中,要做到教學內容科學化、教學形式趣味化及教學主線明確化,只有這樣進行的“數學化”課堂設計,才是從數學學習本身的特點出發進行的合理設計,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