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法大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鎮頭鎮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3205)
美國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小學數學老師大多沒有認識到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沒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進行對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六年級學生,面臨小升初考試,六年級數學老師更多的是教給他們解題方式,甚至是解題的套路和模板。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與分數的提高并不是相對立的,通過科學有效的落實,對于提高數學成績和學習能力是事半功倍、效果驚人的。以下是探究所得小學數學解決能力培養的策略。
課前的導入過程,是一整節課能夠如愿高效進行的基礎,一定要詳細規劃。首先,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好奇也是,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會激發求知欲,更加激發其主動學習。因此課前的導入可以以一個問題開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引導其參與到課程中,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有對解決問題的渴望,才有對解決能力的提升。其次,問題的設置一定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貼合學生實際的。比如小學數學六年級學到分數的乘法,在課前導入過程時,老師可以說:“老師有一個蛋糕,分成了二十份想分給全班同學,但是小明是大胃王,一下子把前后左右同學的全都搶過來吃了,那么他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呢?”問題設置既生動有趣,同時切合學生實際生活,激發其展開探討,并且帶著問題聽課會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聽課效率。
很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大多依賴書面思維,整個思維過程缺乏深度。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許多知識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依靠語言來描述是很蒼白的,學生很難更好地理解相關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結合待解決問題的特點,為學生創造更活躍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有更強的思維深度,利用周界知識來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思考土地的具體形狀,然后根據專題的一部分安排學生獨立作畫,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含義,有效地解決問題。
學生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欲望,老師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引導學生走過數學的大門,鼓勵他們積極研究,不要讓他們的學習活動失望。只有音樂學校才能學好,應該放棄嚴重的課堂氣氛和嚴峻的理論知識,這嚴重損害了學生的本質,應該以動員學生學習的方式設計高效的課堂。同時,情景學校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教師教育的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受到歡迎。顧名思義,科幻課程是學生們通過向他們傳授他們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而感到生活在課堂上的方式。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應用,還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在于解決一個或幾個問題,而是讓學生通過對問題解決過程的探索和體驗,學習一些共同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獲得情感體驗。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數學教學的一種策略,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問題,而組織學生反思和評價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是關鍵。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問題解決方法是不是最簡單的方法。對問題解決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數學技能的真正提高。尊重每個學生解決問題的選擇,讓學生在遵循數學原理的基礎上發揮創造性思維,探索出最佳解決方案。在反思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引導學生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多樣性和優化性,引導學生反思這些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所采用的基本思路,然后加以提煉和總結,最后得到了一種更廣泛適用的通用數學思維方法。
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第一要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更有效地發現和理解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抽象知識趣味化、生活化,教會每個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問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在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可以進一步優化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可以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