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玉龍壩中學,貴州 畢節 553307)
俗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于中學生來說,健康是他們學習和生活的重要保證。如果在初中階段堅持鍛煉身體,對以后的學生都有很大的意義。但是初中生的課程比較繁重,升學壓力很大。學生和老師往往更注重考試過程,學生很少有時間鍛煉。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好體育課讓學生鍛煉身體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情緒不僅影響到教師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直接影響到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師生感到和諧、互信、活躍的教學氛圍,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穩定、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素質。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探究和探索,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合作學習中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跳短繩》一課,過去教師一般采用傳授式教學法和學生反復練習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前,激發學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動物跳,然后,布置小動物學跳繩,比一比誰學得快的任務,讓學生自由練習。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做出驚訝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在我的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課間十分鐘也在跳,學生只要一見到我,就拿著跳繩跑到我跟前,讓我數數,面對學生的進步,我深感成功的快樂。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游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一)樹立成功的自信。在“后進生”當中,大部分學生都表現出自信心不足,致使不能認真去練習。如:在教授學生進行“背越式跳高”的原地起跳背弓過桿動作練習時,教師示范完畢,許多同學都不敢嘗試。這時某“后進生”舉了手,我立即給了他一次嘗試的機會,示范前我向他交代了幾點,又用充滿信任的眼光對他點了點頭,示范完第一次,動作較連貫,只是背弓動作還不夠,沒有“背弓”過程,我及時向他說明情況,并給予鼓勵,讓他再次進行示范。聽了我的一番話,該生想了想便又開始示范?!捌鹛?-過桿--落墊”一套干凈利落的動作,贏得了同學們一片贊許的掌聲。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后進生”對學習的自信心,也為其他同學做了榜樣。
(二)培養主動參與練習的意識。如:教師在請學生進行示范時,一般都會請中上水平的學生示范,這樣較省事,但是這樣做并沒有完全暴露出學生的一些錯誤動作,而請“后進生”進行示范,對他們的轉化有很大的幫助。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利用反饋信息,不僅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且可以對其進行調控。因為當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時,會激起進一步努力學習的積極愿望;當看到自己的缺點時,也會激起克服缺點的決心。因此,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體育教師有必要用批判性語言,特別是運用引導和激發語言藝術,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及時的評價。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要多用形成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對于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運用的時候要做到有效、準確,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掌握動作的程度及努力方向。鼓勵性評價可以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激發起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融洽師生之間的情感。鼓勵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那些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或者是小學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要他們有一點一滴的進步,教師就要抓住時機給予鼓勵和表揚。教師應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個性特征,體育基礎等差異,對每一個學生都能進行不同程度的鼓勵和表揚,如在單杠“后擺挺身下”練習中,對于完成動作比較好的同學除了表揚以外,還可以對這些同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動作更加準確、優美;而對于些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或者是小學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要他們做出“蹬、擺、挺、撐”動作,就要用:“好!真勇敢!”、“擺腿的幅度再加大一點兒就會更好了。”等這樣一些激勵性語言,加以鼓勵、指示,從而增強這些學生的學習信心,喚起這些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和進一步成功的愿望。
總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創造多種和諧的教學情境,選擇適當的激勵方式,運用反饋信息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僅僅依靠體育教師的教師是不夠的,還要營造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進步的教學氛圍,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正確對待他人,學會觀察和分析行動方法,培養溝通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