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軍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奎屯 833200)
習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就必須“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2019年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已經達到1423所,在校學生人數達到128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完成《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為實現制造業強國“三步走”戰略目標,培養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隊伍,就成為廣大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就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如何實現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提高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時效性,談談自己的思考。
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肩負著向廣大高職院校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堅定“四個自信”,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習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一歷史使命決定了黨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高職院校學生政治思想品德素養的要求與高職院校學生現有政治思想品德水平的矛盾就成為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主要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一方面必須發揮思政理論課教師在思政理論課教學全過程中的主導性,確保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是實現黨的教育方針主渠道,絕不允許任何雜音出現在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的課堂里,這是教育階級性的必然體現。就是要理直氣壯地堅持黨對教育的絕對領導,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另一方面為了把黨的教育目的轉化為學生的自覺性為,內化為學生的信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必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律,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保證方向性和結果性的統一。
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的主導性有誰來實現?習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的具體特性對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為: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學不僅涉及一般思政理論課內容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諸多領域,而且還涉及如何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我國產業發展規劃結合起來,體現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職業特性,而要通俗易懂地講好這些問題就需要擁有一支“政治要強”“人格要正”、業務要精的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師資隊伍。
首先,提高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是實現教師主導性的政治保證。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的性質決定了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的第一素質就是“政治要強”。習總書記在思政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把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定期政治學習的必學內容,將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全過程。建立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定期輪訓制度,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首先在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中入腦入心。強化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共產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增強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建設一支信仰堅定、政治過硬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保駕護航。
其次,強化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實現教師主導性的人格保證。教師職業的示范性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良好的師德師風是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發揮鑄魂育人關鍵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受人尊重的好老師?習總書記強調“要有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作為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首先要自覺加強個人道德品質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嚴格用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關心愛護學生,按照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潛心教書育人,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堅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為學生全面發展鑄造強大精神支柱、構筑美好精神家園”。
最后,提升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業務素質是實現教師主導性的能力保證。習總書記指出對教師的起碼要求是“有扎實知識”。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得到社會的認可。在教學設計上,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備課不僅要把教材知識、教學目的和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融會貫通,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向性,還要分析學生特點,了解學生認知能力、興趣愛好,兼顧學生專業特性,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上,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要重點思考如何把教材體系轉換為教學體系,在教學目的統領下,有序地展開各種教學活動,構建一套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協作、線上線下互補的立體多維高效的教學模式。如在課堂,主要由教師講解分析啟發、學生參與提問討論活動,重點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知、情、意、行”的“知、情”教學任務;課外,在教師的指導下,主要由學生參與設計完成一些能體現教育教學目的的演講比賽、社區服務、校園文化等活動,重點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知、情、意、行”的“意、行”教學任務。在課程考核評價上,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根據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堅持課程考核與引導學生學習統一的原則設計科學的考核評價制度,把重點放在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形成馬克思主義思維品質,實現課程考核與教學目標、學習結果的統一。
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要通過思政課的教學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樹立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增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獲得感,這就決定了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性是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根本。一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只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才能成為永久的。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無論是在教學設計,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各環節中,都要將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貫穿其中,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思考分析比較中認同接受教學目的,內化為自覺行動。二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動性。馬克思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激發學生內生動力是推動學生個體主動學習,不斷追求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主體條件。三是探究學生思想政治認知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在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學習經驗,社會閱歷創設學生認知度高、認同感強的情境,潛心教學設計、精心組織教學讓學生真心覺得思政理論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愉悅身心,提高素質的過程;提高學生成功體驗,克服自卑感心理,淡化挫折壓力。高職學生大都不同程度存在學習信心不足,這要求我們思政理論課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從思政理論課學習中獲得成功體念,并且讓這種體念產生進一步的認知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