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成紅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灘里鎮東灘里小學,河北 廊坊 065800)
一般意義上,語文教師根據課本教材的內容對學生傳授基本的語文常識和基礎的語文知識,借此引導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感受其中的魅力和語文表達的作用。所以,對于學生和語文教師來說,啟發性教學模式既是現代教育的理念創新,也是師生教學關系的深度體現。語文教師要在原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全新高效的啟發教學方法,學生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進取,發揮主觀能動性,獲取全新的思維。筆者認為,在新課改下開展小學語文的啟發性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小學階段的語文是學生系統接觸語文概念和獲取語文專業知識的啟蒙教學。學生的語文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語文教師的專業教授和專業監督輔導。所以,在啟發性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以課本教材為依據,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到語文的生動形象的元素,繼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和參與性。
首先,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接受程度和知識的應用發揮力,盡量將課堂內容變得簡單而又豐富多彩。現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和價值觀初步建立的年齡,而課堂所學的語文理念往往會對他們的人生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在準備課堂教學內容時,要時刻關注對他們情感價值觀的指導,使教學內容簡單易懂而又具有深刻內涵。這樣的教學內容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極大的好感,從而深入到以后的啟發性思考中去。
其次,在更新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重視度,語文教師還要從具體內容上進行明確規劃。例如,在進行生詞教學時,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一些有特點的生字(如象形字等)進行適當的延伸,增加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專業性,并進一步啟發學生發揮文字聯想,在趣味教學中加深對生字的認識。在進行句意分析拓展時,語文教師應該放慢教學進度,逐步指導學生掌握句中的生字、生詞和連接詞的用法,進而加深對整個句意的理解。
在啟發性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課文內容的引導,而這需要運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對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行一定的熟悉和思考,進而能夠讓老師深化教學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調動課堂教學的氛圍。
首先,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每次進行新課之前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通過資料搜查、詢問家長等方式對所要講授的新課有大概的了解,這樣往往會讓學生在搜查、詢問的過程中積極激發語文思考,接觸到更廣闊的語文知識,繼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語文教師會根據課本教材內容中涉及的語文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前依據自己的教學要求逐步完成學習任務,最后將這些作業呈現在課堂教學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豐富老師的教學內容,體現啟發性教學的雙向帶動作用。
其次,語文教師在導學案模式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通過課文導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多樣的導入內容中了解相關的創作背景和語文情境,有時學生也會針對老師的導入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繼而加深語文課堂教學的解答意義,為課文教學內容蒙上一層面紗,調動學生對課文解析的主動性和課堂學習的趣味。例如,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內容時,往往可以在導入中介紹與詩人相關的歷史文學事件,讓學生提前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中,繼而針對詩詞中所反映的自然環境、人文背景、思想感情等詩詞因素,讓學生深入到詩詞朗誦當中,體會中國古詩詞的魅力。
在啟發性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大膽思考與積極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思考與發言,才會自覺地深化語文學習,體驗語文中蘊含的強烈人文情感。
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學生的學習是對知識探索與求知的過程,尤其對歷史、人文、自然、社會等存在一定的好奇。所以,作為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啟蒙老師,在啟發性教學中更應該鼓勵他們大膽思考,對于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和知識點,引導他們借助多種學習手段,調查相關知識點的發生與發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點,深入思考,大膽創新,盡情地徜徉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繼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其次,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們積極發言。由于語文學科是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老師一方面要教授學生語文的閱讀理解思考能力,另一方面還應該讓學生從小形成積極的發言習慣,讓他們在發言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字詞的組合、發言的技巧以及積極的在發言中進行二次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啟發性教學的終極方式,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膽地表達在公眾面前,繼而讓學生在發言與交流中明白他人的觀點,實現語文思想的交流與匯合,這是語文課堂教學提供的表達平臺與展示機會,是新時期啟發性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