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萍,宋坤展
(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大隊,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是礦山工程施工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在工程建設前對建設區域潛在的地質災害進行評估,開展全面的調查研究工作。結合礦山工程建設實際,進行精準的評估工作,有效指導礦山工程設計與施工,以保證工程建設的安全性、穩定性與持久性[1]。因為工程建設涉及多個方面,如果不重視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在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出現地質災害問題,會對地基工程,邊坡工程等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對礦區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無法保證礦山工程建設整體質量。所以在礦山工程建設中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更加凸顯出其重要性。
因礦山工程建設多屬于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對礦山工程建設整體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工程施工陷入不利局面。特別是在一些復雜地質結構當中進行礦山工程施工,其危險系數會不斷增加,同時也會對勘測工作帶來巨大挑戰。所以為了有效控制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不利影響,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顯得越發重要。在充分考慮各種地質條件下,加強對礦山工程施工區域周邊的地質災害的調查研究工作是控制和減少地質災害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和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推動工程建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以在工作實際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應對各種地質災害問題。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又復雜多樣,大部分礦山開采區所處山區,所以許礦區地質災害頻發,特別是礦震災害造成的破壞性非常巨大。礦震災害的發生不僅導致了許多房屋倒塌,而且對各類礦山基礎工程施工也造成巨大破壞,嚴重威脅到了礦區周邊居民的生命安全。眾所周知礦震產生的原因是板塊劇烈的擠壓,所以地質災害發生時,造成的破壞性非常巨大。而且很多時候伴隨著發生泥石流、滑坡等災害,泥石流的發生,原因是土質結構的疏松。礦山建設工程施工區域周邊出現土質疏松是因為遭受到了雨水的沖刷、浸泡。除了這些自然原因外,人為因素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工業生產對于各類能源需求量不斷增大,礦山工程建設項目日漸增多,這些礦山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對周邊地質環境造成的破壞非常嚴重,更進一步加劇了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另外一些地面坍塌和地面裂痕等災害的發生,也是由于在礦山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使土體或巖石造成了嚴重影響,從而使原有的地質結構發生了改變。還有一些人為了牟取暴利砍伐樹木,導致土壤疏松,沒有了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作用就會引發地質結構產生改變。地質結構的變化導致了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同時也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想要最大限度的減少礦山工程建設引發地質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就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特別要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悲劇。
人為因素帶來的影響,如在進行較礦山工程建設施工的時,其周邊環境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周圍環境變化后,也為自然災害的發生埋下了安全隱患,同時地質災害發生后,會直接影響施工現場,減緩和阻礙工程進度,施工的效率和質量也會降低,威脅到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2]。
在進行礦山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估工作中,除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外,地質環境條件如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礦震等均對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地質環境條件不同,評估分析時所采用的方式就不同,在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區,應進行仔細的勘查和精準的分析,針對地質災害形成特征提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另外,聘請專業的施工團隊,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建設對地質災害的影響,這樣就可以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也會減少因為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礦山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評估,是指對目前已經出現或發生過的地質災害進行評估,主要是針對地質災害發生的成因,發生時的跡象和表現,以及地質災害造成影響或潛在威脅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和研究分析,并得出總結。并對這些災害進行評估,預測其未來發生的可能性,還有未來發生時可能會產生的危害等級,可能威脅到的地域等。
預測評估是指針對礦山工程項目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方向的評估,根據礦山項目的施工規模、施工特點、施工類型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預測工程在進行施工建設過程中,會對當地的地質發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會引發地質災害,了解礦山工程建設對誘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和可能被誘發的地質災害的危險等級。
綜合評估就是將對地質災害過往發生情況和礦山建設工程項目情況二者進行綜合評估,是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結合后的綜合性評估手段。
綜合評估的目的是將雙方向因素(當地已存在或發生過的地質災害情況和想要礦山建設的工程項目情況)進行結果整合,全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得出總體上的結論,對該地地質情況是否允許建設工程作出一個危險性評估,給出針對防治地質災害的解決辦法。
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現場的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針對可能發生的災害,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以此保障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3]。當前,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在礦山工程施工過程中,許多施工人員甚至管理人員不夠重視地質災害,對于地質災害可能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危害還不夠明確,這就導致技術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不夠認真仔細,忽視了對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或者對隱患地點的檢查不夠到位,從而造成評估報告不符合現場的實際狀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也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造成無法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
在開展水文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上,缺乏有效而完善的監督體系也是一個突出問題。監督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方法上,缺乏一個相對統一的量化標準,影響評估工作的有序開展。
(2)在開展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時,監督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
(1)礦山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人員應當意識到自身責任的重要性,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在開展評估工作之前,評估人員應當做好充分而細致的準備工作,確保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
(2)對于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完善其監督與管理職能,科學監督施工與評估的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力度,確保工程建設能依據評估工作有序完成。對于礦山建設項目中出現的和評估工作中不可預見的,管理部門應當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推動建設工程建設項目的平穩運行。
綜上所述,要做好礦山工程施工的前期規劃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其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是需要進行重點考慮。如果缺乏對礦山建設工程地質災害評估的重視,對地質環境條件造成破壞,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施工方必須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重視起來,意識到發生地質災害可能引發的巨大危險,在礦山工程施工前對場地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查明建設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劃分出危險性等級,對建設用地適宜性做出評估,提出針對性較強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建議,為礦山工程建設審查、報批以及地質災害防治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