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賀亞莉、王屾
主持人:魯健
常駐嘉賓:康震、胡阿祥、葛劍雄
★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
★看似在解讀地名,實則是在解讀地名背后的人、文化、生活和情感
★文物的關鍵在于它的“文”而不在它的“物”,“物”后面的文化價值才真正體現中國祖先古老的智慧
節目簡介:
每期節目會先進行一輪答題,從全場70位選手中,按照他們的正確率和答題速度排序,選出前四名進入第二環節。每一個環節的答題形式都不一樣,有的是聽線索答題,有的是看視頻答題,還有特別出題人現場出題。每期最終勝利的選手成為單場冠軍,并可以直接進入下一場的第二環節,累計獲得兩場冠軍就可以直通總決賽。
薦語:
《中國地名大會》節目組非常用心,每一期都會冠以一個主題,在大的主題下設計問題,比如有遷徙專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地理風光專題等。答題的選手們也是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有的是在讀研究生,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地圖編輯,有的是中小學生,等等;節目里從主持人、嘉賓到選手,大家自報家門時都會在姓名前加上家鄉,頗有一種武俠英雄聚會的氛圍。通過節目,你還可以了解到許多地名背后的知識。就拿江蘇來說,你可以了解到南京從先秦到清朝的不同名字,南通州改名南通的歷史,宿遷的名字因為什么而來,蘇州為何古稱姑蘇,響水的名字是和聲音有關嗎……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胡阿祥說:“地名就像一盞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回家的路?!笔前?,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
郭蘭英——《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原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創作于1956年。在電影中,當中國人民志愿軍在異國他鄉艱苦作戰,缺吃少喝,飽受嚴寒之時,一個女高音開始唱響這首歌,似乎帶來了戰爭勝利后天下承平的溫暖陽光,燃起了戰士們打敗敵人早日回鄉的渴望,激起了昂揚的斗志。歌詞中唱的“一條大河波浪寬”,是一個虛指,你要問是哪一條河?它可以是長江、黃河、珠江、閩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甚至是你家門口那條不知名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