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豪
在安福路一條不起眼的弄堂里,偶爾會有熟悉門路的客人來尋訪藝廊。不過在大部分時間,進出此地的多是講著吳儂軟語的街坊。拉飛姆時裝公司的總部便落址于此,占據了一整棟20世紀30年代的洋房。淡黃色的外觀與弄堂里的其池房子無異,但被刷成了淺粉色的欄桿悄然散發著精致優雅的氣息。
踏進小樓,耳邊傳來混音版的上海老歌,身體不自覺地搖擺起來。在門廳稍作停歇后,我們被請進了復古“衣帽間”,這里由厚重的酒紅色天鵝絨簾帳圍合而或,一張梳妝臺和一扇老貨屏風居于其間。虛構中的女主人離開了房間,但散落在空間里的首飾與衣物讓來客對她的故事浮想聯翩。“這兒是我們的迷你展廳,但它不應單調地陳列衣物,而應展現我們為客人構建起的整個浪漫世界。”拉飛姆的聯合創始人蘇雅維介紹道。展廳隔壁是會議室,這里沿用了飽和色彩與厚重材質,復古韻味濃郁,但一張簡約的大理石桌和一把稍帶太空感的不銹鋼靠背座椅稍稍破局,實現了傳統與當代之間的切換游移。踩著嘎吱作響的木樓梯來到洋房的二層與三層,空間功能從展示、會客變成了辦公,風格也隨之“正經”起來,但依然充斥著新與舊、東與西的碰撞。
這處空間的設計者是Philipp Buschmever與蔡為創立于柏林的工作室Buschmever+Cai,建筑師二人組以對尺度的精準把握見長,視覺上推崇素雅簡練。而拉飛姆總部跟二人的慣常風格形成強烈反差,這里色調濃郁,裝飾選材也多由時裝所啟發。“坦白說來,品牌最早發出合作邀約時,我們是猶豫的,因為調性實在大相徑庭。我們最后決定嘗試一下,看看能產生什么樣的火花。”蔡為說道,“拉飛姆的風格或許不是我們的個人偏愛,但其美學為當下的時裝與空間設計增添了不少獨特色彩,如果市場上都是干篇一律的東西,那便太糟糕了。”縱然深知雙方風格迥異,但經歷了數次快閃店與門店設計合作后,拉飛姆與Buschmever-Cai變成了長期合作伙伴。總部的創想過程順利又歡快,以嚴謹著稱的建筑師組合跟表演專業畢業的蘇雅維合力打造出這一富有敘事感的空間。“只要掌握了方法,實力派設計師既能塑造個人標識,也能協助客戶達成心愿,Buschmever-Cai便是如此。”蘇雅維稱贊道,“事務昕的標志性風格跟我們的女性化設計看似兩個極端,但我看中雙方的殊異特質,在碰撞中玩兒出了新意。”
正因為暗涌的矛盾在相互較勁兒,落成后的空間富有張力。在蘇雅維看來,矛盾與沖突也是拉飛姆時裝美學的根基——品牌的女性擁躉是一個個矛盾結臺體,總是剛柔并濟。“20世紀初的前衛上海女子溫婉優雅,也獨立瀟灑,穿得了旗袍,也開得了汽車。她們的時裝風格和作風派頭迭代到今天,可能就是拉飛姆的樣子。”蘇雅維總結道,“近十年來,關于女性應該怎么生活、怎么穿衣的界定越發模糊,拉飛姆也在這洋的語境中不斷凄進。品牌為顛覆傳統認知、追求個性表達的女性而創,她們美得富有力量,每個人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