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坤 關喜艷


“你想不想干?你不想干可以找一千個理由?!睆埗ㄓ钫f,自己有三個身份,共產黨員、醫院院長、臨床醫生。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后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
“我從沒想過做英雄。是所有人一起做出了犧牲與貢獻,而我僅僅是他們中的一分子。”面對“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張定宇這樣說。
9月8日,早上6點,在京西賓館,張定宇起床后,用力拉伸了一會兒萎縮僵硬的腿,一遍遍整理著身上的衣服和腦海中的思緒?!拔覔脑诳倳浐腿嗣衩媲?,腿走不穩,會摔跤?!?這位在新冠疫情的生死線上,面對死神都不曾退縮半寸的錚錚鐵漢,那一刻竟有一些緊張。
“我和鐘南山院士、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凝望著車窗外,看到沿途的警察和群眾,紛紛抬手向我們敬禮、致意,內心感受到極大的震撼。”張定宇說,他們是在向英雄的中國人民致意。
時間切回到2019年12月底,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被送到武漢市唯一一家傳染病專科醫院金銀潭醫院。在短時間內突然有這么多人得同一種癥狀相似的病,張定宇第一時間就想到了2003年的非典。他迅即調配院內資源組建專門隔離病區,接診類似病患。
“當時有一陣子,幾乎每兩三天就要開一層樓,這個病區剛收滿,另一個病區就要做準備?!睆埗ㄓ钫f。醫院從一個病區,到一棟樓,到三棟樓;護士從兩小時交接班一次,延長到四五個小時一次……所有醫護人員全部投入一線,除了診療,他們還要負責病人的衣食住行、清理醫療垃圾?!斑@個病毒和我們以前見到的都不一樣,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戰。” 張定宇說。
由于此前已排查過各種常見病毒,首批病人轉入后第二天,張定宇帶領團隊采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并送往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檢測。
“搞快點!搞快點!” 張定宇平時說話辦事風風火火,在醫院樓道里、病房里,大家常常聽到張定宇的大嗓門。可伴隨嗓門越來越大,他的腳步卻越來越遲緩,跛行越來越嚴重。有同事見他上樓很費勁,想扶一下,但被他謝絕,“我自己可以走!”
一天,在病區主任見面會結束后,張定宇道出了實情:“我得了漸凍癥,剩下的時間可能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我們要用自己的生命保衛武漢!拜托大家了!”他雙手抱拳,深鞠一躬。
大家這才知道,從前年開始,張定宇走路愈發僵硬,不是因為腿腳不好,而是身患漸凍癥?;颊咄ǔ驗榧∪馕s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
張定宇的病情讓不少同事感到驚訝。“他明明走得好快!”金銀潭醫院北7病區護士長賈春敏說。有一次,張定宇打電話讓她5分鐘內到達病區,“他從辦公室到北7樓比我遠,等我到的時候,他已經在那兒了。平時他老跟不上我們,但他拼的時候,我們跟不上他。”賈春敏說。
之前在工作中,他一直在隱瞞病情。每每有人問他腿怎么了,他都笑著搪塞,說膝關節不好。自己的身體,張定宇比誰都清楚,他在車后備廂里放了一根登山杖。最忙碌的那段時間,夜里回家的最后一段路,張定宇都要從后備廂取出登山杖,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慢下來。
“能用我的時間,換回別人更多的時間,沒有遺憾了?!迸c疫魔競速,張定宇卻沒時間去“珍惜”自己的身體。
“他太累了,病情也加重了,原來左腿還能正常走路,現在也跛了。遇到天氣降溫,更是完全挪不開步子?!彼钠拮映塘照f,有次降溫,張定宇從停車場走到樓下電梯口,200多米走了15分鐘。
翻看張定宇的履歷:在疫情面前,他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絕非偶然。
從醫30余年,每一次在患者和自己之間做選擇,他都選擇了以患者為先。
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2011年除夕,作為湖北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出現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后,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
“能夠工作是很幸福的,能夠幫助到他人也是很幸福的?!睆埗ㄓ钫f。他至今還穿著那身白大褂,深一腳淺一腳的,每天忙碌著做出院患者的跟蹤隨訪工作。
“每個人都在做一些犧牲,犧牲自己小小的自由,犧牲自己小小的利益,來抗擊這場疫情。這時候特別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他說。
病魔并沒有打倒張定宇。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他不曾退縮,始終堅守一線,與時間賽跑,帶領醫院干部職工共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
“我很幸運,自己病情發展不是那么快,所以我更加珍惜上天對我的這份眷顧,盡可能多干一些工作,而我的工作就是救人。”回憶最難的日子,張定宇感慨道。但對家人,他覺得虧欠太多,就連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他也沒能顧及。
“知道她確診,我都蒙了,心里很害怕?!睆埗ㄓ钫f,那晚回家路上,他想到妻子可能會逐漸轉化成重癥、危重癥,最后拉都拉不回來,眼淚就忍不住往下淌。
可即便有再多牽掛,張定宇還是選擇在抗疫前線堅守。“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p>
妻子入院3天后,晚上11點多,張定宇才趕緊跑去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家醫院探望,卻陪了不到半小時?!翱吹剿芷v,就催著他趕快回去休息?!睆埗ㄓ钇拮映塘栈貞浾f,直到出院,那是丈夫唯一一次去醫院陪她。
程琳很少給張定宇打電話,基本就是微信留言。“多是相互報個平安,他事情太多,一般都是兩三個小時才回信息?!背塘照f。
好在經過治療后,程琳痊愈出院。出院后,多數時間是女兒在家照顧程琳,張定宇仍堅守一線。
張定宇一心撲在救治工作上。早上7點半,往往換班的醫護人員還沒到,張定宇就已經到了?!笆詹∪?、轉病人、管病人,按道理有些事他可以不管,但他都會到現場親自過問。”金銀潭醫院南三病區主任張麗說。
“特別是早期收治的病人,所有手段都上了,還是拉不回來。看到不停有病人去世,就感覺很無助,很沮喪,內心很煎熬。”張定宇說。
在張定宇的奔走呼吁下,不少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捐獻了血漿,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共同來幫助還在與病魔抗爭的病人。
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下,張定宇等專家組織動員遺體捐獻。在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2月16日凌晨3時許,全國第一例新冠肺炎遺體解剖工作在金銀潭醫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為開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創造了條件。
4月8日,武漢解封,沉寂了76天的城市三環線上,又恢復了往昔的車水馬龍。張定宇在外出開會的路上,看到前方一輛車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車尾有手指劃出的一行字:“我要回家了?!?/p>
回家——張定宇和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不計生死、白衣為甲,不就是為了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回家嗎?
張定宇慨嘆:“很多人都說,我鼓舞了千萬人,但又何嘗不是千萬人鼓舞著我!”
大年三十晚上,張定宇去重癥病區查房。剛走進病房,一個60多歲的盲人患者,一把抓住張定宇的胳臂問他:“你是張院長嗎?”張定宇微訝:“您如何知道是我呢?”老人說:“我雖然看不見你們,但我聽得見。我聽得出哪些是醫生的腳步,哪些是病人的。每當我聽到你們的腳步聲來了,就感到很安心?!薄澳愕哪_步聲,和所有人都不一樣?!?/p>
一次在ICU病房,有個重癥病人從昏迷中醒來后,情緒一直很煩躁。張定宇問他:“是想翻身嗎?”病人不能說話,只是搖頭?!笆丘I了嗎?想吃東西嗎?”張定宇又問?!耙膊皇??!辈∪撕鋈焕∽o士,在她手心里比劃著什么。張定宇頓時明白過來,問他是不是想打電話。病人用力眨了眨眼睛:是的。
護士迅速拿來紙板,病人寫下一串數字后,電話撥通了。當病人妻子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病人雖無法出聲,淚水卻順著眼角流了下來,他只是想給妻子報個平安,告訴她:我醒了。
“親人的精神支撐,是很多病人堅持下去的力量?!睆埗ㄓ钫f,ICU里的這一幕,讓他看到了希望與溫馨,卻也對妻子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張院長來的這幾年,是我們醫院發展最快的時期?!痹诮疸y潭醫院重癥學科帶頭人、ICU主任吳文娟看來,醫院在戰疫中取得的不俗成績,跟張定宇這些年在醫院科研和醫師隊伍建設上的努力密不可分。
2013年,張定宇調任金銀潭醫院院長。那時,金銀潭醫院幾年前由武漢市3家具有傳染病業務資格的醫療單位合并而成,業務比較單一,發展面臨困境?!氨绕鹨话愕木C合性醫院,我們裝備、能力都很特殊,是衛生健康戰線的特種兵?!睆埗ㄓ畛3_@樣鼓勵大家。
張定宇率先引進高流量吸氧裝置、ECMO(人工膜肺)等先進設備,“醫院每年免費提供10個ECMO套包給全省病人,會診費由我們出,只要求讓我們的醫護人員參加?!睆埗ㄓ钫f。這樣的“實戰演練”讓金銀潭醫院一年要多掏50萬元,但保證有一支能隨時頂上去的戰疫團隊,張定宇認為很值得。
“榮譽不屬于我個人,屬于全體職工,屬于參加抗疫的所有醫務人員!”張定宇向與會人員傳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精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他將從北京帶回來的榮譽證書、獎章和牌匾擺放在會議室里,讓全院的職工都來觀看,分享榮譽,體驗作為醫務工作者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激勵全院職工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奮勇前進。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普通的人,在普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F在,我們醫院在‘聚光燈下,在掌聲和喝彩中,我們更應該檢視自己,在工作中磨煉,在日常行為中修煉,維護醫院和醫務工作者的榮譽,堅守作為醫生和護士的職責?!睆埗ㄓ钫f。他一直在思考:“作為傳染病醫院,醫院將來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在應對傳染病的科研上更進一步,比如應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難題如何破解?武漢的傳染病醫院能不能走出一條應對耐多藥肺結核的診療模式來?我有這個信心將這件事辦好!”
“《雷鋒日記》有一句話: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此時此刻,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格外真切,我愿意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事業之中去?!睆埗ㄓ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