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欒

6年前,孫海銘的外婆因為抽煙導致肺癌去世,孫海銘由此開始研究和思考替煙減害產品。他自己也沒想到,數年后,他會放棄在北京的事業,毅然南下深圳投身這個新興行業。
對孫海銘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但讓他最有獲得感的事,不是通過電子煙賺錢,而是做出讓自己滿意的產品,讓煙民們更健康、更有尊嚴地吸煙,以及與代理商伙伴共享財富。
一個行動派的愿望
2014年的春天,北京飛往臨沂的飛機上,孫海銘如坐針氈。幾個小時前,母親打電話告訴他,外婆肺癌病情惡化。下飛機后,孫海銘見到了外婆最后一面。第二天早上,外婆在病床上抽了人生的最后一根煙,離開了人世。
外婆的去世讓同為煙民的孫海銘感到恐懼和痛恨。他恨傳統香煙帶走了外婆的生命,也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感到擔憂。但他很清楚,身體對尼古丁已經形成了依賴,戒煙很難。
孫海銘開始尋找各種能夠替代香煙的電子煙產品。但結果讓人失望,盡管市面上有種類繁多、口味各異的電子煙,但抽到嘴里的感覺就是不對。
隨后3年,孫海銘走訪了全國16個城市的100多家電子煙體驗店,體驗了500余款不同類型的電子煙產品。
轉折發生在2017年的12月,一個發小從美國回來,約孫海銘在北京見一面。餐桌上,發小拿出了一支美國品牌的電子煙。已經對電子煙失望的孫海銘還是習慣性地要過來抽了一口。
第一口煙入肺的時候,孫海銘清楚地知道,這就是自己苦尋許久的感覺。“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口,它比香煙還好抽。”這一口,徹底讓孫海銘心里的火苗燃了起來。
回憶到這里,孫海銘試著向記者解釋“好抽”的感覺:飽滿醇厚的煙霧量、舒服的吸阻和煙民喜歡的擊喉感,最重要的是入喉柔順且解癮。
幾個煙彈很快被孫海銘抽完,他發現,這款名為Juul的電子煙不僅“好抽”,抽完之后也不會干咳吐痰了,口腔變得很清新。而抽Juul電子煙的這幾天,他竟然沒碰過一根傳統香煙。他開始尋找,哪里能買到這樣的產品?為什么之前從未體驗到這樣的產品?難道中國生產不出這樣的產品?
孫海銘是個行動派,他一方面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山東各大商圈的電子煙體驗店試抽,另一方面開始上網了解這個品牌和整個電子煙行業。
他發現中國的電子煙產量占到了全世界的90%,幾乎所有的專利都掌握在中國電子煙工廠手里。
Juul的這款電子煙恰恰就是在中國生產出口到美國,又被發小從美國帶回來的。當時,Juul的估值已經超過300億美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全球電子煙市場規模以24.2%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14年的124億美元迅速增加至2019年的367億美元。而中國電子煙滲透率僅為1%,但增速迅猛,發展潛力巨大,假設未來3—5年滲透率達到10%,相應市場規模能夠達到千億級別。
同時,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電子煙主題報告表明,相比傳統香煙,資質合規的電子煙產品可以減害95%以上。
英國國民保健署和英國公共衛生部更是明確表態:鼓勵煙民從傳統煙草向電子煙轉換。
孫海銘再也坐不住了。
一周后,孫海銘從北京飛到了深圳。他在深圳包了一輛滴滴專車,帶著抽完的那支電子煙,開始拜訪集中在深圳的電子煙生產企業。
實際上,電子煙早在2003年就在中國出現,這個行業的興起壯大,主要源于2017年的革命性技術進步——霧化技術趨于成熟,讓煙霧的口感更接近傳統卷煙,而尼古丁鹽技術的革命性出現,則可以在減少對身體傷害的情況下,獲得更強的解癮效果。
但在當時,絕大多數深圳的電子煙工廠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革命性改變。研發和生產仍然以傳統大煙霧產品為主。
孫海銘再次跑遍了深圳幾乎所有的電子煙工廠,與109位電子煙的研發工程師深度對話,最終與一家技術沉淀雄厚、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電子煙老牌工廠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一拍即合,成立鉑嵐科技,以強悍的研發能力,運用最前沿的技術,目標是打造一款手感和口感都能超越Juul,專為中高端人群使用的高品質輕奢派減害霧化電子煙。
18套模具背后的心血
從接觸到Juul的產品,到決定在深圳創業,短短數月。創業的激情點燃了他,回北京后,他把北京的公司股份變賣,馬上又飛到深圳。
做一款定位中高端輕奢派的電子煙,當時市面上并沒有可以參考的產品。孫海銘和團隊認為,要做輕奢品牌,從logo到包裝,再到產品外觀。都要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他們的終極目標是,研發出一款讓消費者看見就想嘗試,嘗試一口后就不想放下的替煙產品。
為此,鉑嵐團隊找到國際知名設計公司ECCO負責產品外觀設計。為了輕奢的質感和手感,團隊在全國尋找可以將鋯寶石做成煙桿面板的供應商。僅僅這一塊面板,鉑嵐團隊找了2個月。
孫海銘沒想到,做出煙桿僅是研發的開始。
他告訴記者,煙彈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最考驗研發和生產能力。
一顆煙彈分為油倉、冷凝倉、氣道、霧化芯、發熱絲、硅膠套等多個部位和零件,每個部位的一點點改動,都會對口感和品質產生很大的影響。
孫海銘指著幾個直徑不到1毫米的小孔舉例:“這是進氣孔,進氣孔開多大,開幾個,開在什么位置,都會影響它吸起來的口感。”
更麻煩的是,每改動一個部位,整體的煙彈結構都要重新調整。為了調試出最好的口感,研發團隊前后開了18套模具,大大小小修改了100多次,測試過800余套產品,但都沒有達到孫海銘和鉑嵐團隊的要求。
近1年的時間里,鉑嵐沒有營收,也不做宣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打磨產品上。
孫海銘有幾次想放棄,但想到自己做電子煙的初心和一年前那一口忘不了的體驗,他還是鼓勵研發團隊不要氣餒。不能將產品做到極致,品牌就不可能有長久的生命力。從商數年,這是孫海銘深入骨髓的商業認知。
苦心人,天不負。整整一年后,第18套模具做出的產品終于有了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口感。而正當產品準備推向市場時,2019年11月的線上禁售政策正式發布,這反而讓孫海銘暗自竊喜,因為線上禁售政策的目的是保護未成年人,市場得到了更好的規范。再加上他本就是銷售出身,線下市場才是他的強項。
通過市場銷售和代理招募,孫海銘發現,只要消費者能看到、摸到產品,就一定會嘗試。只要抽過一口,就會像當時的他一樣對產品充滿信心。目前,鉑嵐的所有代理都是由體驗過產品的用戶轉化而來。
正應了孫海銘的那句話:將產品做到極致,品牌自然能擁有旺盛的生命力。
同時,鉑嵐一經面世,在成熟的國外市場也大受好評。
即便要求最嚴苛的日本市場,鉑嵐也通過了所有高標準的檢驗,順利進入7—11、羅森 、Family、鶯屋書店等6萬多家線下終端實體店。
今年5月,全球有很大影響力的洪門在接觸到鉑嵐電子煙后主動找上門來,雙方很快達成戰略合作,全面推廣鉑嵐鋯寶石減害霧化煙在歐美、東南亞等市場的銷售。
深諳經商之道的孫海銘明白,好產品僅僅是基礎,營銷模式更要一招制勝!
有過體驗了500余款不同類型的電子煙產品都不能讓他滿意的痛苦經歷,孫海銘決定鉑嵐產品上市之初,先讓煙民免費使用3天,深度使用后,滿意再購買,徹底打消煙民的后顧之憂。
這種銷售模式也贏得了代理商和消費者的一致口碑。
孫海銘和他的團隊懷抱純粹的初心一路狂奔,他希望曾經因為香煙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不再發生。因為這個世界可以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