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王思雨

一
大屏幕倒數五秒后,雷軍出現在聚光燈下,身著一件淡藍色襯衫、一條深藍色牛仔褲。
今年是小米公司成立十周年。8月11日晚上,雷軍發表了“一往無前”的主題演講,講述了小米創業以來的發展史及未來規劃。
他在現場播放了自己在B站的成名作“Are you ok”,魔性的旋律沖破了嚴肅的演講現場,次元破壁的笑聲之外,是彈幕“再來億遍”的殷切吶喊。
事情原本不是這樣的,這家成立于2010年的年輕公司,早期采取只在官網上限量售賣的營銷方式。由于產品數量有限,時常出現搶購、斷貨的情況。2013年9月,10萬臺紅米在第一輪搶購中僅用3分鐘就售完。
饑餓營銷的經典運用,蘋果源于嚴格的保密,小米源于低價的“戰略性產能不足”。資本家都是萬惡的,國內國外毫無例外。
在10周年的演講上,雷軍再一次強調當年的“饑餓營銷”并非刻意而為。當然,刷彈幕的那波粉絲早就已經不再在意,雷軍已經不是一個“狡黠”的商人,而是鬼畜界總統山上的那個“god”。
二
一切源于2015年在印度舉辦的一場新品發布會。當時,雷軍被邀請上臺發表幾句簡單的演講。水到渠成的,雷總帶有中式口音的英文在B站鬼畜區“毫無意外”地走紅。科技圈和鬼畜圈強強聯動,效果拔群。
Up主Mr.Lemon在認真研讀了發布會后,制作了鬼畜視頻《【循環向】跟著雷總搖起來!Are you ok!》,獲得了3000萬的播放量和多于17萬條的彈幕,而由之衍生的視頻綿延不絕。
時至今日,那些個江郎才盡的up主用老素材“炸個尸”,都能有個百萬播放。“再來億遍”絕對不是逢場作戲,是最可愛的真情實感。
互聯網不是沒有記憶,互聯網永遠銘記經典。
我不是說Mr.Lemon不努力,但是這可能完全是基于雷總個人的魅力,畢竟一個人養活一群人的案例,能與之媲美的也只有唐國強老師了。
如果再早一點,雷軍怕是會把讓他“丟臉”的市場部炒了魷魚,順便附上一張律師函。金山時期的雷軍,還是那個以柳傳志、段永基等中關村企業家為楷模的“勤奮”“時刻緊繃”的“太過在意別人評價”的雷總。
時代變了,玩法變了,當年《Are you ok!》發布之后,雷軍聯合當日參加發布會的小米國際副總裁雨果·巴拉,一起在推特上轉發了這個視頻。
2015年,小米公司在印度的市場剛起步,步子走得太大,扯了襠,擠壓出50萬臺手機庫存。為了消化產品,小米不得不努力在全球尋找銷售平臺。
最后,他們找到了愿意聯合出售的企業,盡管這些公司的主業是賣石油、天然氣抑或賣電腦。一年半的拼搏,小米將庫存全部售完的同時,也開拓了國際化業務。
如果說有限的產品是小米營銷的計時沙漏,那么過剩的產能則是雷軍開拓市場的催化劑。至于鬼畜視頻,則是個美麗又有魅力的意外。
這首鬼畜神曲甚至被納入了小米手機的鈴聲庫,不少公司員工還將其設為了自己的鈴聲。曾有網友試著對小米AI音響喊了一聲“雷軍”,結果不到三秒的時間,就響起了熟悉的音樂前奏。
沒人能評估鬼畜效應給小米和雷軍本人的市場品牌好感度帶來多少增量,但是在那之后的2016年,是這十年里小米走出危機的重要節點。2017年1月的年會上,雷軍簡單地說了句“小米最壞的時代過去了”。
有了第一次,之后,雷總就玩得更開,臉皮厚了,承受力更強了。
前一年還公開承諾小米五年內不上市,第二年就開始IPO投標。
前腳采訪時還說手機像素并不是越多越好,揶揄一波友商,后腳就推了后置一億像素的CC9 Pro。
有時候,打臉不是壞事兒,打得多了,也就習慣了。和董明珠大姐10億賭約?認輸認輸。好感度“噌噌”往上漲。
三
這十年里,小米熬走了HTC,熬“炸”了三星,熬虧了金立,熬“死”了錘子。“歌手”雷軍的路子越走越寬,反正年輕人干啥,他就干啥。
年輕人喜歡在B站看視頻,鐘意在小紅書看測評安利。號稱“重視用戶訴求”的雷軍也緊跟步伐,先后入駐了小紅書和B站。
在小紅書發布產品使用筆記,使用網紅標配的文案符號。從出圈到帶貨,雷軍成了小米的“001號宣傳委員”。
小米有一句知名的宣傳標語:“為發燒而生,為青春喝彩。”這句標語的后半句也揭示了小米的主要用戶人群。在一份“米粉”用戶聚焦圖里,小米手機消費人群的年齡段集中在16~30歲。基于此的職業分布中,學生占比最高,為35%。
7月30日,從前只在小米官方賬號中出現的雷軍正式加入了B站。“同學們好,我是小米公司的雷軍。今天我正式加入了B站大家庭,成為了一名B站的萌新。”網友以滿屏“Are You Ok”的彈幕表示熱烈歡迎。
由于B站是一個興趣類的視頻社區,因此無法像微博一樣直播帶貨。但即便如此,雷軍選擇入駐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未來,我們將帶領大家逛逛小米科技園,試玩一些新產品。”霸道總裁可鹽可甜,粉絲觸手可及。
對外界玩得開,首先源自對業內同人玩得開。勤懇的雷軍不是一個拍腦袋的冒險者,但是他卻成立了“反行規”的“復仇者聯盟”。
金立盧偉冰,聯想常程,中興曾學忠,小辣椒(小米copy版)王曉燕,暴風TV劉耀平,曾經友商的高管們,雷軍一一笑納。“成功之母”們陪著小米,走過那些“倒閉的坑”。
雷總掏心窩子的話,不僅在發布會上講給粉絲聽,也給友商聽。
四
2020年了,依然會有人說,即使沒有小米,也會有別的“米”來發揮它在時代中的作用,因為“時勢造英雄”。
當歷史唯物主義的車輪滾滾而來的時候,成立四年估值突破450億美元、3年拿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9年成為最年輕全球500強都成為“時勢”最合理的注腳。
另一個事實是,在充滿變量的時代浪潮里,雷軍站在了最后。這里的最后當然只是指事物發展到現在的時間節點,不代表他能站到更高維度的最后,如果你覺得他沒站到最后,反正我也不同意你說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你行你上”的嘴炮中,身體力行。老羅倒是身體力行了,但是買賣成了一錘子。小米還能在艱難的2020年第二季度同期歐洲市場份額暴增65%,排到三甲的位置。
每每小米搞些什么動靜出來,都會有文章不厭其煩地翻出當年雷軍在燕山酒店對面酒廊咖啡館和金山舊部的對話,仿佛每個作者當時都貓在吧臺背后,記下那句振聾發聵的箴言:
“一瓶瓶喜力啤酒倒在桌上,大家越喝越多,直到11點半,雷軍才開口。
‘今天是我40歲生日。雷軍悲傷、痛苦又矛盾地說。
大家便讓他總結一下自己的前半生。
“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
這段故事就像網絡上流傳的表情包一樣,層層傳遞,暈染出了新的語言和情節。基于此,雷軍演講上最令人心動的產品,莫過于小米自傳了。
但鬼畜也好,箴言也罷,不過是雷軍順勢而為的人設。說到底,再好的營銷,前提都是技術過硬。有情懷、有技術的小米,在下一個10年,還能把準年輕人的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