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兒子、兒媳都是醫務工作者,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工作特別忙,上小學五年級的孫女停課了,就放在我家里照看。上半年的假期特別長,我發現孩子總是自己待在房間里,悶悶不樂。4月份開始上網課之后,她每天對學習漫不經心,十分松懈,有時候拿著手機沒聽網課,而是在玩游戲,生活一點兒規律都沒有,晚睡晚起,暴飲暴食,有時還會煩躁、鬧脾氣。疫情減輕之后,她也不愿出門,狀態也沒恢復過來,沒有以前活潑了,不愛寫作業,對父母的要求也聽不進去。如今又開始放暑假了,我真不知道該怎么幫助她了。
重慶 武先生
武先生您好!
從目前我們觀察到的情況看,在您孫女身上發生的問題不是個案,2019年底以來的新冠疫情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響。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度過了一個超長的假期,但是在這個假期里,沒有愜意的旅行,也沒有同學聚會,只有戴著小口罩,小心翼翼地隔離防疫,有些孩子還要承受和父母分離的憂傷??梢哉f在這個假期里,大部分孩子并不快樂。
由于缺乏學校環境,沒有老師的督促和指導,有些孩子變得懈怠、懶散。首先表現在生活節律的紊亂,晚上熬夜,早晨不起床,飲食沒規律,缺乏體育運動,體重增加。其次,孩子變得內向孤僻,主動性差,對外界環境敏感,抵觸參加社交。還有,在情緒方面,長期封閉后變得焦慮、煩躁,容易發脾氣,跟家長溝通困難。有些孩子出現行為問題,上網課不聽講,松松垮垮,不愿寫作業,沉迷于電子產品、電子游戲。
開學后,在學生里出現了幾類情況。一類孩子希望開學,返校上課之后見到分別幾個月的同學感覺特別親切,能夠盡快恢復到以前的學習生活狀態中。另一類孩子屬于對自己要求特別高,對成績的期望值也高,但是離開課堂時間長,一回到這個環境里還有些不適應,加之新學期的知識更難了,上課聽不懂、跟不上,就不愿意學習了。還有一類,就像您提到的,孩子延續了假期的懈怠狀態,厭學,難以融入集體,不愿寫作業,上課聽講時注意力也不能集中,還時不時地鬧情緒。那些與同伴交往本身就不主動的孩子,由于長期的社交隔離,這樣的問題可能更突出,他們既有對同伴的期待,但同時也有對學業或社會交往受挫的畏懼,進而更加封閉,社會價值感下降,情緒低落。所以我們會看到,客觀的表現是行為上的厭學,但內在動因可能是不良的情緒和身心狀態。
孩子表現出的抑郁狀態可以具有成年人抑郁發作的核心癥狀,如情緒低落、快感缺失和精力減退,但在某些方面又會表現得不典型,如情緒暴躁,容易激惹、激越,發脾氣,行為沖動甚至具有攻擊性。建議您和孩子的父母及時溝通,反映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表現,并向專業的兒童精神心理科醫生咨詢,以明確孩子目前的狀態和需要什么程度的干預。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應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平和的情緒,以免自身的不良情緒影響孩子。要關注厭學背后的問題,如有些孩子本身就存在注意缺陷,還有些孩子情緒抑郁,這需要專業的醫學或心理學干預。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營造寬松活躍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學習適當提醒,而不是過于嚴格地監督檢查。同時創造條件,增加孩子和同齡人的交往,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有效的放松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