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林,程東江,董 凱
(1.煙臺黃金職業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2.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 青島 266000)
礦區距酒泉市區360余公里,由額濟納旗經六駝山—邊防四團二連的簡易公路從礦區北東側通過,距礦區17公里,是該區主要的交通干線,交通尚屬方便[1]。本區大地構造位于塔里木陸緣造山帶(Ⅳ)-旱山微陸塊(Ⅳ1)南偏東部。
本區斷裂極為發育,根據其走向、規模及相互關系,大致可歸并為北西西、北北東向,其中以北西西組最為發育。區內多數地層因斷裂發育和多期次巖漿侵入而造成頂底不全和內部關系紊亂[2]。巖漿巖主要有二疊紀花崗閃長巖(Pγδ),三疊紀二長花崗巖(Tηγ)。脈巖普遍發育,數量多。脈巖走向以北西向-北北西向為主,少量近南北向。巖脈巖石類型主要有花崗斑巖脈(γπ)、花崗巖脈(γ)、石英脈(q)。
圍巖蝕變主要呈現在黑云斜長片麻巖、黑云長石石英片巖及侵入巖或斷層接觸帶上,且因圍巖成份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蝕變帶。
交叉溝東礦區金銀鉛多金屬礦體賦存于早元古界北山群黑云斜長片麻巖構造裂隙中,賦礦巖性主要為石英脈和蝕變巖,呈近南北向展布,切穿各層位,呈脈狀,透鏡狀產出,平均厚0.62m,局部有夾層,可見綠泥石化、綠簾石化、褐鐵礦化、高嶺土化、絹云母化及孔雀石化[3]。通過硐探和鉆探工程控制和取樣化驗分析,該礦床是以金為主的銀鉛鋅多金屬礦體,并共生和伴生銀、鉛、鋅礦。礦體品位無論沿走向或傾向變化都較均勻。
6號金銀鉛礦體賦礦標高822m~962m。礦體由 Ⅵ-1SJ2YM1、 Ⅵ-1SJ2YM2、 Ⅵ-1SJ2YM3、Ⅵ-1SJ2YM4四條沿脈工程控制,四條沿脈的段高分別為40m,控制礦體最大長度410m??刂谱畲笮鄙?40m。礦體形態總體呈脈狀,走向上已經由沿脈控制尖滅。礦體形態較為簡單。礦體埋深73m,總體傾向110°左右,傾角67°~90°。其含礦巖性為石英脈,頂底板巖性為黑云斜長片麻巖。Au品位1.51×10-6~17.84×10-6,平均品位6.67×10-6,Au品位變化系數Vc=80.50%,品位變化屬于均勻型。礦體真厚度0.30m~1.50m,平均真厚度0.66m,厚度變化系數Vm=22.62%。厚度變化屬穩定型。
交叉溝設計的驗證孔為ZK6-1Y,工程量935m。該鉆孔主要用于揭露6號礦體已施工的最深一層坑道(831m)下40m位置資源情況。
該孔設計深度298m,方位285°,傾角64°。坐標:X:4645167.546Y:33546459.246H:1035.260m。設計在237.28m處揭露6號礦體。礦體巖性為含黃鐵礦石英脈,圍巖為黑云斜長片麻巖。
6號礦體賦存于灰綠色黑云斜長片麻巖中,巖性為:灰綠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斜長石,黑云母,石英,及少量暗色礦物。局部綠泥石化強烈,巖心完整,呈柱狀。
272.71 m~272.87m巖性為含方鉛礦石英脈。巖性:煙灰色,中細粒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成分石英(90%左右)、方鉛礦煙灰色,呈條帶狀狀分布于石英脈中,含量5%左右,其次有少量鐵鎂之礦物。石英脈寬20mm,與片麻巖分界線明顯,軸心角為80°。化驗品位為:Au:0.79×10-6,Ag:13.06×10-6,Pb:0.33%,Zn:0.41%。銀礦品位較高,究其原因,主要受構造應力作用。這種石英脈型的礦床具有一定的成礦潛力,可以進一步補充探礦工作。
274.01 m~274.81m巖性為含黃鐵礦化鉛鋅礦化片麻巖?;野咨?、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云母,石英,及少量暗色礦物。在274.10m處見黃鐵礦細脈,黃鐵礦晶形完整,呈條帶狀斷續分布,脈寬5mm左右,軸心角40°,其次見少量鉛鋅礦。在274.5m處見20mm煙灰色石英脈,煙灰色,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成分石英(90%左右)少量黃鐵礦、鉛鋅礦。黃鐵礦呈粒狀、小團塊狀分布,晶形完整。鉛鋅礦呈細脈狀分布。石英脈軸心角60°。化驗品位為:Au:<0.10×10-6,Ag:4.06×10-6,Pb:0.08%,Zn:0.22%。
275.61 m~275.81m巖性為灰色蝕變巖,灰色、碎裂變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和石英,其次為云母、硅物質和碳酸鹽礦物,零星分布黃鐵礦和鉛鋅礦。在275.7m處見一節理,軸心角40°。巖石破碎嚴重,石英碎塊角礫狀,灰白色,硅化強烈。尤其是斷裂破碎帶中伴有較強的褐鐵礦化、硅化等蝕變,構成了直接的找礦標志。化驗品位為:Au:<0.10×10-6,Ag:4.73×10-6,Pb:0.07%,Zn:0.17%。
本次驗證鉆孔ZK6-1Y揭露的6號礦體位于790m標高,與最低一層坑道相差41m。本次揭露的6號礦體品位Au品位為0.79×10-6,水平厚度0.08m,真厚度0.08m,礦體傾角85°。鉆孔揭露的6號礦體與坑道揭露的礦體厚度和品位相比較均變化大,礦體的品位降到邊界品位以下,厚度不足0.1m。
經分析研究,交叉溝金銀鉛鋅礦體主要產于早元古界北山群黑云斜長片麻巖斷裂構造裂隙石英脈中,究其原因,主要受構造應力作用。
這種石英脈型的礦床具有一定的成礦潛力,可以進一步補充探礦工作。近南北向斷裂構造,尤其是斷裂破碎帶中伴有較強的褐鐵礦化、硅化等蝕變,構成了直接的找礦標志根據驗證結果,6號礦體個別工程出現負變現象,探礦工程需要做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