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巴林左旗中醫蒙醫醫院,內蒙古 赤峰 025450)
婦科疾病對患者的健康有著較大的威脅,而且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在患病后往往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負面情緒較為嚴重,這種情況下,患者難以積極配合醫護工作的開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醫護工作的難度,影響工作的進度及質量,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這種情況下,對心理護理在婦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本次實驗抽取本院接受治療的婦科患者共計168例進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報道如下。
本次實驗抽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療的婦科患者共計168例,依據護理手段的不同將所選婦科患者分為甲乙兩組,甲組與乙組患者均為84人。甲組所選84例患者中年齡22~55歲,平均(39.6±5.2)歲,患病時間5~26個月,乙組所選84例患者中年齡23~58歲,平均(39.9±5.4)歲,患病時間4~28個月,兩組患者年齡、患病時間之間差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患者均確診患有婦科疾病;患者年齡大于等于18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次實驗的開展;患者精神正常,意識清醒;患者及其親屬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實驗。排除標準: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疾病[1]。
護理人員通過常規護理手段對甲組患者進行護理,通過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乙組患者進行護理。護理人員應在甲組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系統全面的檢查,并根據醫師的要求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手段,采用適當的藥物對甲組患者病情進行控制,并對患者的飲食及活動進行規范,以此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護理人員在乙組患者護理中應注意心理護理的應用,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以此提高患者的順應性,確保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護理工作的開展,促進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的提升[2]。婦科疾病往往具有較為的反復性,而且治療難度較大,患者在長期質量的過程中需要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這會治療效果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向患者詳細講解自身病情,與患者及其親屬始終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此為護理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避免患者負面情緒的滋生。
對比和研究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
在SPSS 22.0統計學軟件下,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為(±s)及(n),檢驗分別通過t及x2,P<0.05意味著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3]。
研究結果顯示,在實驗前,甲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為(48.2±6.1)分及(46.9±5.1)分,乙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為(49.1±6.2)分及(47.2±4.9)分,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方面差異可以忽略不計,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后,在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方面,乙組患者遠遠低于甲組患者,甲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為(37.2±4.5)分及(38.4±4.1)分,乙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分別為(29.1±3.5)分及(28.3±2.8)分,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之間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其他疾病不同,婦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在患病后往往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這會對醫護工作的開展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本次實驗抽取本院接受治療的婦科患者共計168例進行研究,意在對心理護理在婦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3]。研究結果顯示,在實驗前,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方面差異可以忽略不計,數據邊角,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后,在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方面,乙組患者遠遠低于甲組患者,甲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為(37.2±4.5)分及(38.4±4.1)分,乙組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分別為(29.1±3.5)分及(28.3±2.8)分,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之間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次實驗表明,心理護理在疏解婦科患者的心理壓力,降低婦科患者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方面作用十分突出,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