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人安
(安徽省地質測繪技術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前,我國在土地資源的開發建設上已經處于世界先列地位,大量建筑施工、公共建設、環境改造等工程開展,為人們提供了高質量的衣食住行與經濟環境支撐,但是土地資源的大量使用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使得有效的土地資源能夠更為合理的開發利用,成為未來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必要思考點。將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于土地管理和規劃工作中,可以更加高效、合理的對土地資源進行規劃、開發和利用,避免了土地資源過度開發和使用[1]。因此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土地規劃管理中的應用,可以為我國土地資源的管理與利用提供更為全面的技術支撐。
所謂土地規劃是在一定的地區范圍內,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作出的安排和計劃,土地規劃可以使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資源浪費[2]。
土地規劃的提出正式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下對于土地資源巨大需求上而提出的,當土地被大量使用、城市周邊迅速擴張后,通過土地規劃可以進一步實現地區經濟的定向、平衡發展。通過政府在土地規劃中的經濟協調能力實現城鄉建設的快速統一。
土地管理是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為了調整土地關系,實現合理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性措施,涉及到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土地性質、保護土地等內容。并不僅僅是對土地的使用方式進行簡單劃分,而是要站在生態平衡、經濟平衡、發展平衡要求下進行土地使用控制。通過土地規劃與土地管理的共同作用實現人與社會、經濟、自然的和諧共處。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對地球表層空間的地理信息和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分析、顯示的技術,主要包括GPS(全球定位技術)、RS(遙感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三個方面,這三項技術在應用在作用與流程上大概就是地理信息收集、位置區域確定、使用要求分配三個過程,通過這一系列操作有效實現了對區域內土地資源的空間、環境數據準確規劃,進而為區域內土地應用與經濟發展方向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3]。這一便捷性技術的發展也是得益于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對于土地信息的挖掘能夠走到世界先列地位,為我國的土地資源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技術保障。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應用的關鍵還是3S技術的信息挖掘平臺,所以對于土地規劃管理也主要從這三項技術的分析展開,通過了解地理信息測繪技術的原理與作用,才能更好的將其應用到土地規劃管理中。
遙感技術在土地規劃管理中的應用的主要作用是測量、分析、判定。而且在地理信息測量的過程中具有范圍大、成像速度快的優勢。信息收集過程中方便快捷且不需要與目標物接觸。主要是用在一些實時監控中的土地資源管理。在遙感技術使用中主要有一下幾個流程:首先要能夠提供航片、位片等遙感手段,經過數據處理后自行制作出抽象4D產品,然后將地圖與專業圖件進行制作轉化。其次對于土地狀況進行及時的動態檢測,反映出土地環境的動態變化效果。最后借助遙感信息所傳遞的土地環境信息,對于土壤變化、空氣污染、氣流變化等環境因素做出及時檢測。遙感技術在土地規劃管理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主要在于以下幾點原因:①遙感技術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研究區域大范圍的土地資源信息,包括分布位置等;②遙感技術與現代化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以土地規劃相關的軟件平臺為基礎,以遙感影像數據為基礎信息,建立完善的數據庫,能夠實現隨時調取土地規劃信息,方便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全球定位系統的優勢是能夠為土地規劃管理提供準確的空間信息,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主要經歷一下三個流程:一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統輸出高精度土地信息,二是采用精準的載波相位分叉技術進行對目標進行準確定位。三是通過精準的信息測量與定位技術對土地環境進行繪制,輸出精確度高、各位置準確地理信息作為土地規劃的支撐。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隨著北斗系統的廣泛應用,顯著的提高了我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測量精度,即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②GPS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提高了土地測量等的便捷性。
地理信息技術能夠對環境內的空間特征進行準確的信息查詢、輸入、運算操作,在土地資源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也是偏向于動態查詢功能,一方面地理信息技術是我國對于土地信息相關數據存儲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地理信息技術的空間分析能力與科學計算能力對與區域內地理信息的展示更為專業,可以為土地資源的規劃決策提供進一步的專業性計算與規劃決策的參考。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規劃管理中應用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①地理信息系統是土地資源利用現狀等信息的集成體,是將不同類型的土地資源按照不同的歸屬方案歸并,提高了土地資源信息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強化了資料的綜合分析;②地理信息系統以計算機為平臺,構建了完善的土地規劃信息數據庫,便于隨時查閱各類土地規劃信息,提高了土地規劃信息數據的利用率。
3.4.1 劃分當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
通過遙感技術收集到的土地數據地圖上,借助全球定位系統可以進行準確的定位與目標勘界,實現區域規劃與精準定位后就可以對土地資源進行高精度劃分管理。利用GIS技術可以實現對地理信息數據的分析、整合、處理、統計等工作,結合土地調查權屬實現土地資源的信息化管理,進而加強我國對不動產信息的登記管理。
3.4.2 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勘察
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起的傳統的戶外勘察工作得以取消,并且能夠對土地規劃的信息變動進行隨時監控管理,加強土地資源的協調利用,通過地理信息技術整體化的發展可以使地區內的資源分為更加合理。從經濟、人文、環境的角度做好土地資源的調整。
3.4.3 促進更加合理的土地規劃設計
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野外踏勘工作量,利用收集的地理信息數據,利用計算機系統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評價,分析土地利用規劃趨勢,進行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為規劃數據統計和規劃應用提供支撐,輔助規劃人員完成規劃編制,進而提高土地規劃設計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
3.4.4 實施動態化監測,強化地方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
土地資源的利用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利用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的動態化監測,結合地理信息共享數據,隨時掌握其變化情況,及時發現違規利用土地資源的情況,實現土地資源管理信息化,減少土地主管部門的工作強度,更加高效的實現對土地資源的監督管理。
地理測繪技術在土地規劃上的應用發展最終是為了實現土地規劃效果的提升,所以對于地理測繪技術的發展一是要實現對技術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不僅可以應用到城鄉建設的統一規劃上,也可以應用到生態城市建設與公共設施的建設上。二是對于地理信息技術數據挖掘的整合管理與空間推理能力的應用,實現對土地規劃管理的模擬調節。最后,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要能夠通過在土地規劃管理中的應用實現功能拓展,借助信息化時代下的經濟建設從而被應用到更多的實時數據整合環境中。
綜上所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數據收集方式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高精度、高效率、全面性的數據記錄方式有著非常顯著的成效,所以近未來土地規劃管理對于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通過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來提升土地測繪結果的準確性,為我國的國土資源下的經濟發展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