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鑫,單志惟
(1.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2.泰州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近年來,國內高校護理專業在男生的招收人數上,逐年增加。但是,根據數據報道顯示,男護士離職率高達60%,這與其“職業認同感”有關。“職業認同感”是個體對社會職業角色的認可度,發自內心接受這一職業,并對自己從事職業的價值、目的做出積極評價,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對于他們的離職意愿具有重要影響。
在傳統理念下,男性更應該從事“技術含量高”、“高挑戰性”的工作才符合“男子漢”的身份。而護理職業一般以女性為主,如果男性從事護理行業,很難得到大眾的認可,社會地位也不高。這就給他們造成各種困擾,甚至“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護士”,加上社會上對男護士“沒面子”、“不求上進”、“拿不出手”的評價導致大量男護士資源流失。
在各級醫院中,都存在“輕護理、重醫療”的問題,“醫療”、“護理”長期處于不對等的狀態,在人力資源的配置上,也沒有朝著護理方面傾斜,任務繁重、護理人員數量少,導致男護士長時間承擔高強度工作,嚴重影響了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加上家屬對男護士的信任感也有限,很容易出現護患矛盾。
男護士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但是,他們的辛苦付出并未得到公正的認可,在護理過程中,也經常遭到患者、家屬的質疑,甚至拒絕男護士操作。在現階段的護理工作中,男護士的主要任務依然以“常規護理”、“執行醫囑”為主,他們的努力得不到患者與家屬的認可。因此,很多男護士在從事護理工作不久后,就轉行。
社團組織在提高男護士凝聚力,締造團結精神上,具有先天優勢。
一方面,社團組織要做到“以人為本”、“服務至上”,對于男護士而言,這是搭建友誼橋梁、構建團隊精神的有效舉措之一。社團組織需要從“交流”、“溝通”方面著手,建立幫扶機制,成為“男護士”的貼心人。
另一方面,發揮出活動陣地的優勢,積極開展男護士喜聞樂見的業余活動,如“歌手大賽”、“演講比賽”、“籃球賽”等,用積極向上的文化來產生感染作用,滿足男護士的精神需求,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2.2.1 做好文化建設工作
為了提高男護士的凝聚力,社團組織也要做好文化建設工作,在任何組織中,“文化”都是核心靈魂,社團組織也不例外,好的文化組織能夠讓成員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為了提高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還要從文化建設方面著手,培養其價值認同感,起到規范承諾的目的。
2.2.2 加強理想承諾
在剛開始入職時,男護士對工作往往抱有積極態度,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認同感大大降低。為此,社團組織需要為男護士提供針對性的培訓機會,幫助他們成長,解決工作道路上的種種困惑,挖掘潛力,為每一個男護士制定出符合其發展需求的職業發展規劃。
2.2.3 做好心理疏導
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男護士處于“弱勢群體”的思維,為此,社團組織需要時刻關注其思想動態的變化情況,掌握他們的心理壓力變化,及時做好疏導工作,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力。為他們灌輸“男護士變革的力量”、“男兒當自強”等思維理念,從生動的實例來開展深入淺出的講解。并為男護士構建“心理健康檔案”,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用積極態度來迎接工作挑戰。
2.2.4 培養交流能力
現代護理學理論為護士賦予了更加多元化的角色,要順利適應這項工作,男護士需要有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相比起來,女性細膩溫柔,在溝通上更有親和力,這是男護士所缺乏的。為了提高男護士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社團組織需要定期通過“志愿者服務”、“演講比賽”等方式提高男護士的溝通能力。
2.2.5 解決實際問題
社團組織在工作上,需要貼近“男護士”,從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著手,尊重男護士在醫院發展中的主人翁地位,為其提供多元化的發展機會與條件,提高其主人翁意識,在“競崗”、“職稱晉升”等工作中,做好引導,讓男護士能夠在組織中找到歸屬感,感受到社團組織的關愛,從而從心底提高自身的職業認同感。
維護權益也是社團組織的重要職能之一,社團組織還加強與黨政之間的合作,相互溝通,從男護士的切身利益出發,發揮出“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職能,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應合理的利益訴求。并協調好男護士的“勞動合同”、“收入分配”問題,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為了分析男護士社團組織對男護士職業認同感的影響,我們開展了問卷調查,以三年為周期,將參與男護士社團的36名男護士納入研究中,應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來調查,內容涵蓋“職業社交技能”、“職業認知評價”、“職業自我反思”、“職業挫折應對”、“職業社會支持”,共計5個維度,根據數據得知,參與男護士社團后,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評分顯著提高,在三年內辭職總人數上,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分別為1人、2人、1人,團隊穩定性大大提升,可見,社團組織顯著提高了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使其專業思想更加穩定。
利用社團組織,能夠有效提高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讓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當然,男護士社團組織的構建還是一項全新的研究,在這一方面的實踐還較少,具體還需要學界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