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康,農忠偉,唐仕杰,陶光遠
(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酒精作為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是最常見且已被公認的成癮物質[1]。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2018 年飲酒和健康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 2018》指出,2016 年約300 萬死亡歸因于飲酒,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5.3%;其中,男性約有230 萬,女性約有70 萬。全球所有可歸因于飲酒的死亡中,28.7% 死因是受傷,21.3% 為消化系統疾病,19.0%為心血管疾病,12.9%為感染性疾病,12.6%為癌癥。因為飲酒,導致170 萬死于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包括120 萬死于消化道和心血管疾病,以及40 萬死于癌癥。約1.33 億酒精成癮者有傷殘調整壽命年損失,占全球疾病和傷殘負擔的5.1%,約49% 的飲酒所致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是因為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和精神健康疾病。全球15 周歲以上人群中,人均總飲酒量從2005 年的5.5 L純酒精到2010 年的6.4 L,2016 年依然處于6.4 L 的水平。2016 年,全球有23 億人為當前飲酒者,超過一半(57%)15周歲以上人群在過去一年內曾經戒酒。2016 年中國15 歲以上人群男性人均飲酒月11.7 L 純酒精,高于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的約7.3 L;男性酒精成癮者約為4.4%。因此,酒精是全球范圍內導致死亡、傷殘和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國,酒精成癮問題同樣嚴重。但目前對酒精成癮的治療仍缺少降低渴求、預防復發的有效方法。重復經顱磁刺激是目前成癮領域逐漸興起的一種干預手段,本文主要評價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酒精成癮患者渴求的臨床療效。
入 組 對 象 為2018 年1 月1 日 至2019 年12 月31 日 廣西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門診和住院患者,經治療后軀體依賴癥狀基本消失。入組標準:①符合《ICD-10 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中酒精成癮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60 歲;③全部為男性;④酒精依賴戒斷評估量表(CIWA-Ar)<7 分。排除標準:①有rTMS 禁忌證;②合并有嚴重的軀體疾病;③伴有嚴重精神疾患。共92 例入組,隨機分配到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6 例。觀察組完成41 例,平均年齡(42.37±9.95)歲,體重(5 5.5 6±6.3 2)k g,飲酒年限(1 9.8 5±9.2 3)年,過去半年日均飲酒量(0.2 6±0.2 5)L 純酒精。對 照 組 完 成38 例,平 均 年 齡(42.18±8.23)歲,體 重(53.66±7.12)kg,飲酒年限(17.53±8.46)年,過去半年日均飲酒量(0.22±0.21)L 純酒精。兩組脫落率、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經廣西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均征得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治療方法
觀察組予高頻(10 Hz)rTMS 治療,選擇“8”字型刺激線圈;以左側前額葉背外側皮質為治療部位,通過20 國際腦電圖標準電極放置法,選取F3 點,頻率為10 Hz,每個序列20個脈沖,持續2 s,間隔19 s,共100 個序列;治療時間為每周治療5 d,每日治療1 次,每次治療35 min,療程4 周。對照組予偽刺激,治療部位和時間同觀察組。連續中斷治療2 次視為脫落。
1.2.2 評估方法
兩組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第1、2、3、4 周末,由2名經過培訓的主治醫師獨立應用賓夕法尼亞酒精渴求量表(PACS)和渴求癥狀評分量表(VASc)評分,用于評估酒精依賴患者渴求的療程療效。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估治療副反應。
1.2.3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PACS 量表總分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觀察組PACS 量表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第2 周末PACS 量表總分比較治療前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PACS 量表總分比較治療前無明顯減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PACS 量表評分結果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PACS 量表評分結果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01。
時間 觀察組(n=41) 對照組(n=38) t P治療前 17.07±2.11 16.97±2.72 0.182 0.856治療1 周 16.83±2.27 16.74±2.84 0.160 0.873治療2 周 15.98±2.30* 16.45±2.62 -0.851 0.397治療3 周 12.90±1.28** 16.16±2.58 -7.178 0.000治療4 周 5.24±2.62** 15.79±2.71 -17.610 0.000
治療前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VASc 量表總分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觀察組VASc 量表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第二周起VASc 量表總分比較治療前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VASc 量表總分無明顯減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VASc 量表評分結果比較(±s)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VASc 量表評分結果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01。
時間 觀察組(n=41) 對照組(n=38) t P治療前 6.31±1.72 6.16±1.79 0.378 0.706治療1 周 5.87±1.67 6.04±1.83 -0.421 0.675治療2 周 5.54±1.66* 6.01±1.83 -1.179 0.235治療3 周 4.53±1.84** 5.88±1.82 -3.272 0.002治療4 周 2.51±1.21** 5.72±1.85 -9.219 0.000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1 周、2 周、3 周、4 周TESS 量表總分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4 周后與治療第1 周的量表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TESS 組間比較(±s)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TESS 組間比較(±s)
時間 觀察組(n=41) 對照組(n=38) t P治療1 周 0.902±0.700 0.816±0.720 0.542 0.589治療2 周 0.854±0.685 0.763±0.705 0.579 0.564治療3 周 0.780±0.644 0.684±0.692 0.640 0.524治療4 周 0.683±0.679 0.579±0.712 0.665 0.508
酒精成癮是一種嚴重損害人類健康的精神疾病,飲酒行為是從社交性飲酒,經規律性飲酒,最后發展到強迫性飲酒的連續過程。酒精成癮的臨床表現分為軀體依賴和精神依賴,軀體依賴表現為震顫、干嘔、出汗、心慌、失眠等,程度可從輕微到嚴重[2]。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刺激技術,經顱磁刺激的線圈通電后產生感應電場,線圈周圍可產生感應磁場,磁場透過顱骨作用于大腦皮質,具有改變皮質興奮性、大腦神經元可塑性及調節多巴胺等神經遞質釋放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ACS、VASc 總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酒精依賴患者的心理渴求,安全性好,適合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