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彬,熊添祥,晏克珍,聶 超,余 琴,張振升
(中建四局貴州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81)
貴州省正安至習水高速公路路面一標起點位于正安縣安場鎮,設三江樞紐互通與道翁高速相接,經楊興鎮、碧峰鎮終于桐梓縣芭蕉鎮。起訖里程為K0+000~K33+300,主線長33.3km,設立三江樞紐互通一處;楊興停車區一處,楊興互通一處,芭蕉服務區一處。
擬選取YK14+370~YK14+870 段右幅作為本次瀝青混凝土下面層試驗段,長500m,該段基層的高程、平整度、壓實度等檢測結果符合相關規范及設計要求。采取兩種碾壓方案,每一種長度250m。
主要是通過試驗段驗證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確定施工配合比和瀝青用量。確定合理的施工機械、機械數量及組合方式,保證相應的壓實度。另外進一步確定拌合機的上料速度、拌和數量與時間、拌和溫度等操作工藝。使其各項系數完整地達到各項施工要求。
瀝青混凝土下面層主線行車道設計厚度為8cm。瀝青混合料采用瀝青拌合站集中廠拌,通過自卸汽車運輸至攤鋪現場,采用攤鋪機攤鋪,鋼輪與膠輪壓路機碾壓至密實。試驗段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施工。試驗段的選取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要保證能采集必要的數據。
先按照圖紙和規范要求,進行初步檢查,然后,在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前,對基層進行外觀檢查。最后在進行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鋪筑前,對基層養生材料進行徹底清理。保證基層達到實際施工要求。
4.2.1 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在瀝青拌和站集中生產。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拌和,配備計算機設備,拌和過程中逐盤采集并打印各個傳感器測定的材料用量和瀝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溫度等各種參數。按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驗證三個階段進行試拌、試鋪后,進行大批生產。特別注意熱料篩分用最大篩孔應合適選定,避免產生超尺寸顆粒。
4.2.2 混合料的運輸
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需要,現場配置16 輛自卸汽車運輸混合料,在攤鋪前準備4 輛自卸汽車備料,用以防止混合料拌和、運輸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確保施工過程連續。混合料采用大噸位自卸車運輸,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層油水混合物,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車輛接料時,按序號排隊成列、依次等候、不得擁擠。從拌鍋內卸料裝上運料車的過程中,運料車應前后移動不少于3 次,避免一次裝料,使混合料在車廂內形成一個大錐體,造成粗細料分離。
4.2.3 混合料攤鋪
本次試驗段采用兩種方案,以確定松鋪系數。根據過往的施工經驗,松鋪經驗數值為1.28。方案一(YK14+370~YK14+620 瀝青下面層試驗段)松鋪厚度按10.24cm 試鋪,方案一過程中對松鋪厚度和碾壓厚度進行測量,計算出松鋪系數,并根據松鋪系數調整松鋪厚度,從而驗證得出的松鋪系數。方案二(即YK14+620~YK14+870 瀝青下面層試驗段)攤鋪時采用方案一中得出的松鋪系數進行調整松鋪厚度,調整碾壓方式計算松鋪系數,并根據松鋪系數調整松鋪厚度,從而驗證得出的松鋪系數。根據試驗結果,擇優選擇試驗方案。
4.2.4 混合料的碾壓
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應在合適的溫度下盡快碾壓成型。
初壓應在緊跟攤鋪機后碾壓,并保持較短的初壓長度,碾壓段落不超過50m。初壓、復壓、終壓碾壓段落必須層次分明,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做到既不漏壓也不超壓。注意穩壓要充分,振壓不起浪、不推移。壓實時,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為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初壓應在混合料不產生推移、開裂等情況下盡量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初壓時壓路機的輪跡應重疊1/4~1/3 碾壓寬度。在石料易于壓碎的情況下,原則上鋼輪壓路機不開震,以輪胎壓路機碾壓為主。
(1)縱向接縫。使用兩臺攤鋪機形成梯形攤鋪方法。縱向接頭是對角接頭。在施工過程中,已鋪砌的混合材料的前部留有10~20cm 的寬度,暫時不卷曲,作為后鋪部。高程基準面,并有5~10cm 的重疊鋪路層,以熱縫形式出現,交叉縫在末端滾動以消除接縫。如果兩個攤鋪機之間的距離很短,則也可以滾動一次。上下層的縱向接縫應錯開15cm 以上(熱接縫)。
(2)橫向接縫。所有扁平接頭均已使用。沿縱向使用3m 尺。攤鋪部分末端的直尺是懸臂的。接頭位置由鋪裝層和直尺不接觸的點確定,然后用鋸床切割接頭。鏟或手動刨后;繼續鋪路時,應沖洗鋪路層鋸切留下的砂漿,并抹上少量瀝青粘性層,并從攤鋪層開始鋪路砂漿。軋制時使用鋼鼓式軋輥進行側向壓實,從第一路面逐漸穿過縫隙移動到新的瀝青層。相鄰兩塊面板的橫向縫與上下層的錯位必須大于1m,橫向施工縫應與橋梁伸縮縫相距20m 以上,并且不得位于伸縮縫處以確保伸縮縫兩側的道路平整度。
(3)橋梁結構物兩側50m 內不得設置接縫。對于攤鋪到橋面或搭板搭接處,應一次攤鋪到位并將多余的瀝青混合料鏟除。不得采用以人工找補的方式,撒鋪空缺部位,避免鋪面離析現象。
(4)中分帶開口段接縫的處理,應與主線一次成型,避免兩側均留有縱向接縫,對于一側的縱向接縫應采用鋸縫機切割齊平后接縫,接縫處應涂上少量熱瀝青或乳化瀝青。
(1)粗骨料:各種骨料應清潔、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檢查時,必須分別存放不同規格的粗骨料并清楚地標出。
(2)細骨料:細骨料應清潔、堅硬、干燥、無風化,雜質或其他有害物質,并具有適當的等級。
(3)填充物:填充物是用石灰石中的堅硬的基巖研磨后制成的,不含土壤雜質和粉末,必須干燥清潔,其質量要求符合規范要求,并在雨季注意保護。為了避免填料在吸水后結成團塊。用于表層的骨料應設有防雨屋頂,并應采取防雨措施。
(1)清潔:在施工前,請使用掃帚,滅火器等工具清潔路面基層的表面。它應干燥、清潔,無松動的石頭,灰塵和雜質。清潔寬度應至少超出瀝青混凝土表面邊緣30cm。被水泥和其他碎屑污染且無法沖洗掉的路面污染物應手動清除。
(2)基層質量檢查: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檢查評價標準》外觀與內在質量進行全面檢查。
(3)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瀝青混合料拌和需要注意溫度、保證拌合料的干燥,瀝青混合料運輸宜采用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應事先在車斗上刷油水(1:3)混合物以防止瀝青粘結,在運輸過程中宜注意保溫。瀝青混合料攤鋪下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法高程控制方式,經攤鋪機初步夯實的攤鋪層應符合平整度、橫坡度的規定要求。瀝青混合料碾壓宜分段、注意重合碾壓部位、碾壓路線及機械配置。

圖1 下承層清掃

圖2 路面平整度檢測
拌和場設專人對拌和站運轉時間、產量,每車料出場溫度、時間,料車返回時間進行統計。攤鋪現場對料車到場時間,攤鋪機運轉時間,攤鋪速度,料車離開時間進行統計。根據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確定拌和站產量于攤鋪機行走速度的匹配關系,同時需考慮到料車行走路線和運距的影響,在正常施工中應適當增加運輸車輛。最后還要根據實測項目的數據不斷進行調整和檢查[1]。
通過對試驗段的整體的流程進行講解,對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作出解釋,方便為類似工程提高參考的準確性和匹配性。在試驗路段應用過程中試驗段的試驗數據非常重要,關系后續車輛、碾壓、材料等各種數據的類型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