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玲
(山西園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如今,建筑行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加強節能建筑設計能夠有效推動建筑工業的長遠發展。同時該理念也能夠改善建筑室內的熱環境,降低建筑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目前,我國建筑節能技術和設備得以廣泛應用,這對我國節能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建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和諧共生的理念在強調“適用、健康、高效”的內部環境的同時,也要兼顧到外部環境及周邊環境的協調融合,強調內部與外部的和諧統一,實現建筑與環境的生態共存。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在打造健康、優質內部環境的基礎上,也需充分考慮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協調性,力求將內部與外部環境達成和諧統一的狀態,以此推動建筑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如今,隨著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建筑行業也今非昔比。在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道路上,綠色環保材料和新型技術的應用,促使建筑工程設計中應用大量的節能型新技術,有利于大力推行綠色建筑和節能設計。
節能環保技術能夠引導建筑行業可持續前行。傳統房屋建筑工程設計中,工程技術和工程材料并未提出統一的標準,這導致建筑材料市場秩序相對混亂。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建筑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可明顯減輕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梢哉f,建筑節能可全方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也可為企業的長遠進步創造良好的條件。
建筑房屋工程設計中,應用節能環保技術能夠顯著提高工程建設效率。應用環保型材料也可改善建筑環境,從而有效減輕有毒有害物質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的不利影響。再者,節能環保技術也能夠改進建筑工程設計質量,應用節能環保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建設水平,企業也可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以往建筑工程設計中,能源消耗量較大,利用率較低,出現了資源浪費等問題。如今,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更加關注房屋設計的資源損耗以及有毒有害材料應用的問題,而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則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所以,建筑節能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也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科學選址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間利用率,這也直接影響著建筑周邊的環境。在建筑選址時,設計人員不得選擇山谷、溝底和低洼的地區,防止冬季氣流在上述區域聚集,產生霜凍。同時,設計人員還應全面考量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合理控制建筑的建設密度,減少使用能產生對周邊環境不利影響的建筑材料,進而改善破壞建筑環境。
3.2.1 朝向
以周圍生態環境為基礎,重點關注建筑的布局和規劃設計。在房屋建筑設計中,要合理利用風能、太陽能和可再生資源。認真分析建筑周邊的地形地勢特征和建筑物遮擋情況。也就是說,在建筑布局設計期間,要最大限度規避其他建筑物的遮擋,以延長光照時間,減少電能消耗,同時也能提高冬季的室內溫度。
3.2.2 通風
房屋建筑設計中,通風與避風是建筑設計中的重點內容。在高溫地區,需采取通透的平面形式改善自然通風,以促進室內空氣流通,防止室內高溫悶熱。低溫地區若不考慮窗戶和玻璃的類型,如兩棟建筑體積完全相同,則正方形平面的熱效率明顯高于長方形平面的熱效率。但是若考量溫度變化、居民使用方式和被動太陽能輻射等因素,正方形平面并非最佳的選擇。設計人員需依據建筑所處地理位置及周邊的環境完成避風設計,以增強建筑物自身的抗寒能力,降低建筑能耗,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
房屋建筑設計中,為充分發揮節能環保材料的作用,設計人員就要依據建筑節能墻體設計方案優化工程項目?,F階段,房屋節能墻體設計人員需優選環保材料,在冬季減少室內的熱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房屋設計的過程中,首選節能墻體設計方案,在外墻結構設計階段,充分考慮保溫技術方案的要求和特征,提升室內的保溫隔熱性能,確保冬季室內溫度滿足室內熱環境的舒適要求。夏季高溫時可反射熱輻射,降低溫度,從而為人們打造更加舒適的室內空間。最后,完善墻體節能設計可維護建筑項目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人員可以采用穩定的外保溫材料避免冷橋問題,以保證房屋建筑節能墻體的設計效果。
基于我國房屋節能設計的現狀,在房屋門窗節能設計中,需要深度考慮工程項目設計現狀,根據功能需要合理確定墻體與門窗的面積,合理選擇玻璃的形式和層數,維持房屋的節能效果,以降低室內的能耗。建筑房屋門窗設計中,窗框應以導熱系數小的材料為首選,加強室內溫度的舒適性,并且也可改善門窗的熱阻性。再者,在選擇玻璃材料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寬松、熱反射和吸熱的基本原則,在減少熱耗的同時,也可增強門窗的氣密性。房屋設計期間,設計人員還需密切關注原材料的規格和尺寸,優化室內空氣質量。同樣重要的是,設計人員還應根據實際合理設置窗簾和遮陽棚,減少由此產生的陽光輻射,打造更為舒適的室內環境,最大限度規避自然資源過度消耗對房屋建筑設計產生的不利影響。
房屋節能設計中,屋頂的陽光輻射時間最長,且強度最大,所以務必高度重視屋頂的節能設計。為提高資源利用率,需減少屋頂表面的陽光輻射,根據實際科學設置通風隔熱裝置??諝夂蜏囟鹊牟町惷黠@,因此屋頂會釋放自身吸收的熱輻射。這里倒置式屋面十分常見(見圖1),該設計形式能夠保持屋面保溫層和防水層設計水平,使屋面得到充分利用,在設計防水層時,需完善保溫層設置,以免防水層快速老化。此外,在房屋改造中,設計人員還要結合建筑隔熱能力在屋頂設置部分綠植,在陽光的作用下實現自然轉化,以此控制屋頂的陽光輻射,順應房屋節能設計的標準和要求(見圖2)。
房屋建筑居住環境的設計中,設計人員要以環保技術的工程特點為依據,創新工程管理體系。如今,居住環境環保設計階段,首先要合理應用智能化住宅技術。應用智能化住宅技術能夠利用可視對講門、家庭安全防范技術和煙感系統,確保居住環境環保設計水平。

圖1 倒置式屋面

圖2 屋頂綠化
其次,在應用生活污水回水技術的過程中,應在市政供水水壓不足的條件下,采用變頻調壓泵維持水壓的穩定性,且使用新型的環保供水管材能夠最大限度規避二次污染。住宅建筑設計期間,設計人員需創建完善的垃圾分裝和分類處理方案。物業公司也必須依據居住環境的主要特點,合理選擇場地,注重建筑居住環境的質量,提高環境的舒適性。
最后,應用居住環境綠化保障技術時,應科學選擇與本地條件相匹配的樹種,且注重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以此全面提高房屋工程設計的水平,促進現代建筑環保節能技術的廣泛應用。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前行的重要理念,建筑行業的建設與發展也應該跟上時代的腳步,故而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環保技術得以廣泛應用。該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工程設計的質量,減少了能源消耗與資源浪費,保護了生態環境,為建筑企業帶來理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