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付俊良 顏友青
固定資產是央行履職的重要生產資料,規(guī)范化的固定資產管理是央行高效履職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人行宜春中支內審部門對轄內多家單位開展固定資產專項審計,結合央行固定資產管理的特性,運用多種審計方法,多維度查找管理環(huán)節(jié)的漏洞和風險,并進行原因分析,提出相關改進建議,以期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的規(guī)范性和效益性,并為基層央行履職提供基礎保障。
一、基層央行固定資產管理的特性
1.統(tǒng)一管理,分級負責。目前,人民銀行固定資產管理模式是由總行統(tǒng)一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全面管理固定資產,各分支機構負責固定資產的日常核算和管理,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實行監(jiān)督,并匯總反映所轄固定資產情況。基層行根據(jù)業(yè)務發(fā)展需要,合理配置固定資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明晰產權,節(jié)約資源,規(guī)范操作,賬內核算”的原則全面管理固定資產實物,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狀況。
2.賬實分管,各司其職。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堅持“賬實分管”原則,綜合管理、財產管理和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會計財務部門是固定資產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編制采購計劃,組織價值核算,辦理調撥手續(xù),審批處置程序,反映增減變化;后勤服務中心是財產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的驗收、登記、保管、維修、清查、報廢等實物管理工作;各職能部門是財產使用部門,設有固定資產專管員,負責管理本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
3.建卡入賬,精細管理。基層央行固定資產管理系統(tǒng)實施卡片類管理,以固定資產卡片信息為基礎,堅持“一卡一物”,確保不重不漏,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固定資產數(shù)據(jù)集中處理,實時監(jiān)督,反映固定資產變化,實現(xiàn)對固定資產全方位、動態(tài)化的精細管理。
二、固定資產管理審計思路
1.交流訪談,摸清來龍去脈。針對固定資產的閑置情況、權屬關系等歷史遺留問題展開詢問調查,找尋問題根源,界定風險責任。一是專人答疑,還原本真。對于常年無人問津的固定資產,通過與固定資產專管員交流詢問,了解固定資產閑置原因、處置程序及現(xiàn)狀,評價閑置資產管理的合規(guī)性;二是遍稽群籍,厘清權屬。翻閱各類處置文件、清查報告以及政府發(fā)文,梳理房產類、公務用車類固定資產的權屬關系,查看產權是否清晰,證照是否齊全。
2.賬表核對,尋找蛛絲馬跡。調閱各類明細表、登記簿、會計賬簿互相核對是固定資產管理審計的一項重點內容,通過相互比對,發(fā)現(xiàn)差異,按圖索驥,揭示違規(guī)操作和風險隱患。一是將《ETC卡使用明細表》《加油卡使用明細表》與會計賬簿相互比對,審查單位ETC卡及加油卡充值、使用及管理情況,根據(jù)ETC出行記錄檢查公務用車是否實行車輛使用登記和公示制度,節(jié)假日是否封存停駛;二是把《固定資產總賬》《固定資產明細賬》《固定資產卡片賬》與《固定資產報表》核對,查看新增固定資產入賬是否及時,分類計價是否準確,配置是否遵循存量與增量相結合、厲行節(jié)約的原則。
3.實地踏勘,核實賬內資產。一是核實資產的數(shù)量。根據(jù)《固定資產卡片賬》對單位現(xiàn)存的固定資產進行實地核查,現(xiàn)場盤點固定資產的數(shù)量是否與卡片賬上的相等,固定資產的編號是否與卡片賬上一致;二是核實固定資產的質量。根據(jù)固定資產卡片賬上的信息,檢查資產的實際狀態(tài)與登記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濫竽充數(shù)的情況,判斷是否做到賬賬、賬實、賬卡相符。
三、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固定資產保密管理存在風險隱患。主要表現(xiàn)在電子設備報廢前,未清除設備數(shù)據(jù)。如:審計中發(fā)現(xiàn),1家單位主管電子設備的科技部門未對報廢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信息存儲設備進行消磁或物理粉碎處理。
2.固定資產入賬與核算不夠準確。主要表現(xiàn)在一些固定資產未入賬,形成賬外資產。如審計發(fā)現(xiàn)1家單位2處房產未入固定資產賬。
3.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不到位。一是存在賬實不相符的情況,如審計發(fā)現(xiàn)1家單位9處房產,因地方政府棚改要求被拆除,但未完成相關審批手續(xù),以致固定資產賬簿上仍登記在冊。另有1家單位其他附屬用房登記簿登記面積與不動產權證書面積不一致,兩者相差面積超過100㎡。二是實物管理把關不嚴,財產管理部門對固定資產的分配和領用管理不規(guī)范。如:1家單位3臺微型機還在庫房中,登記簿卻記載該資產已在責任人名下、2臺UPS電源實際管理人與登記簿責任人不一致;1家單位《固定資產保管、領用登記簿》缺少固定資產入庫日期、資產編碼、出庫日期等。三是存在管理人員變動未按規(guī)定辦理資產移交手續(xù)現(xiàn)象。如1家單位未及時收回退休及調離人員在用電子類固定資產、電子設備使用人員變動未按規(guī)定辦理資產移交手續(xù)。
4.公務用車管理不夠嚴密,存在漏洞。一是車輛使用信息登記不全。審計發(fā)現(xiàn)1家單位未建立公務用車使用登記簿;1家單位出車審批單未寫明公務用車使用人、無分管行領導簽字、未填寫用車事由等;1家單位僅設置了《派車憑單》對離開單位所在市區(qū)的用車情況進行登記,未對市內用車情況進行登記。二是加油卡、ETC卡未按需充值。1家單位加油卡、ETC卡按往年耗油量計算,可供使用超過3年。三是車輛定點維修、加油制度執(zhí)行不力。1家單位多次在未簽訂定點協(xié)議的單位進行車輛加油及維修保養(yǎng)。
5.房屋類資產存在權屬關系不明晰情況。審計發(fā)現(xiàn),2家單位3處房產未辦理房屋產權證。
6.固定資產處置程序不合規(guī)。一是1家單位報廢4臺電子設備沒有經過相關部門鑒定,也沒有報廢審批單;1家單位2臺電子設備借給下屬縣市支行,未辦理審批手續(xù)。二是房屋租金清收不到位。1家單位未收到辦公附屬樓2018年以后的租金。
7.閑置房產存在浪費及管理不善現(xiàn)象。1家單位閑置6間店面,因長期關閉,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因管理不善導致卷閘門銹蝕、周圍環(huán)境骯臟而影響市容市貌。
四、產生上述問題的成因
1.職責過多,導致管理制度落實難。車輛管理工作一般由后勤服務中心負責,設有專職的車輛管理崗。實際情況中公車管理崗往往是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如1家單位公車管理員還承擔領導專職司機的工作、1家單位公車管理崗由辦公室主任負責。無論是辦公室主任還是領導司機,其本職工作就已經應接不暇,更難以保障兼崗的公車管理。因此,職責分工不當導致公車管理不規(guī)范,制度執(zhí)行不嚴格,從而產生各類不當行為和風險。
2.重視不夠,導致風險隱患暴露多。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其責任意識、內控意識、保密意識及風險意識不強,主觀認為風險較小,操作上隨意性較大,沒有嚴格執(zhí)行固定資產相關管理制度,出現(xiàn)資產移交處理不當、違規(guī)出借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程序手續(xù)不合規(guī)等,人為增加了資產管理的風險隱患。
3.疑難遺留,導致處理滯后問題明顯。在固定資產方面發(fā)生的一些問題,要么是歷史遺留問題、要么是疑難問題。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如:房屋產權不明晰、部分資產未入賬、租金未及時入賬等問題,主要還是單位領導重視不夠,擔當精神不足,后任領導不理“前任舊事”,加上與相關部門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導致問題積重難返。又如:受地方城市建設、棚改、拆遷政策的實施,房屋類資產動拆時點與上級行批復時間難以一致,也因此造成固定資產入賬與核算不準確的問題。此外,1家單位租金未及時入賬,也是由于政策性拆遷,被迫提前終止合同而發(fā)生糾紛,交涉難度較大,雖已啟動司法程序,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能否取得理想的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
4.政策所限,導致閑置房產浪費多。某支行辦公樓一樓6間出租店面分別于2016年、2017年就已分別到期收回,到審計日已閑置2年以上,由于上級行相關規(guī)定要求而未能再出租。雖然從財政部及人民銀行總行對國有資產及辦公用房管理均出臺了相關規(guī)定,但由于上收了審批權限,基層行多處在觀望之中。以出租審批為例,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辦公用房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規(guī)定,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縣支行出租辦公用房報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審批。同時還設定了一些安全保密及風險防控等必要條件,降低了基層行管理層出租閑置房產的意愿,產生寧愿閑置浪費,反而不用承擔風險的想法。
五、進一步加強基層行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建議
1.強化組織管理,合理配備人員。各基層行要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的組織管理,根據(jù)各單位人員情況,合理配備固定資產各管理崗工作人員。尤其是對單位車輛管理人員要實行專人專崗,指派專人管理公務用車,規(guī)范公車管理,落實定點制度,建立一車一檔,做好運行費用單車核算,做到用車費用公開公示,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規(guī)程的學習和領會,提升管理水平。同時,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固定資產各項管理制度的執(zhí)行和落實。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失職失責,違規(guī)越矩的人,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并給予相應的懲誡。
2.轉變思想觀念,嚴控風險隱患。各基層行要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通過教育培訓、解讀政策、案例剖析等方式,不斷提升固定資產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無小事,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對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及腐敗行為發(fā)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基層行要針對管理中發(fā)現(xiàn)的風險隱患,采取有效措施,堵住漏洞,防止國有資產的跑、冒、滴、漏。重點做好公務用車日常管理,嚴格加油卡、ETC卡管理,落實一車一卡制度,做到按需充值,合理使用。
3.增強責任擔當,全力攻堅克難。在固定資產方面,對于一些歷史遺留或比較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基層行各級領導要主動作為,積極擔當,全面會診,以時不我待、攻堅克難的精神,解決群眾關心、上級關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加強與上級行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聯(lián)系,讓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得到各方理解,尋求支持和幫助,同時做好對下級行的管理與指導,促進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整體推進,規(guī)范有序。
4.重視資產管理,促進保值增值。目前,各基層行對出租合同到期的房產都進行了收回,除少部分用于辦公用外,多數(shù)處于關門閑置狀態(tài)。近年來,人民銀行會計財務、內部審計及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均對各單位閑置資產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掌握了相關數(shù)據(jù),為下一步合理處置閑置房產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建議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房產主管部門大力宣傳和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辦公用房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要求轄內各基層行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報閑置房產處置方案,并組織人員到部分單位對其方案進行調查核實,統(tǒng)一審批后及時進行處置,避免國有資產浪費。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宜春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