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蓮
【摘要】目的 分析社區分級管理對糖尿病足危險因素控制及對踝肱指數影響。方法 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糖尿病的患者中選擇適合進行研究的100例患者,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社區分級管理,對照組采用常規糖尿病健康教育,對糖尿病足危險因素控制和踝肱指數影響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糖尿病足潰瘍的危險程度低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患者的踝肱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糖尿病足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較于進行常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言,社區分級管理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危險因素控制及對踝肱指數影響更大,對于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更加有利。
【關鍵詞】社區分級管理;糖尿病足;控制;踝肱指數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2..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全身并發癥的外在局部表現之一。這種疾病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非常大的威脅,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可能面臨需要截肢的選擇[1],為提供更加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此本研究將社區分級管理對糖尿病足危險因素控制及對踝肱指數影響進行實驗研究,選擇我院治療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糖尿病的患者中選擇適合進行研究的100例患者,在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書后,將其隨機劃分為兩組,實驗組有50名糖尿病患者,年齡41~72歲,平均(54.73±1.42)歲,患病1~11年,平均(8.49±1.25)年;對照組有50名糖尿病患者,年齡43~75歲,平均(56.27±1.19)歲,患病1~12年,平均(8.73±1.19)年。兩組糖尿病患者在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對比均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確診為糖尿病患者,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認知功能良好,精神狀態良好,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可配合完成調查隨訪工作。排除標準:認知功能異常,精神疾病,精神病家族史,有其他嚴重肝腎、心肺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文盲。剔除中途放棄本次實驗,或實驗過程中發生其他疾病住院患者。
1.2 實驗方法
實驗組的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區分級管理,具體操作為:(1)對兩組患者的糖尿病足危險因素進行綜合性評估,根據其危險程度分高危、中危、低危;(2)對于低危程度的患者,對患者的飲食和運動進行一定的監測和指導,在患者中對健康講座進行宣傳,鼓勵患者參與到其中,了解和獲取相關的健康知識,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復查;(3)對于中危程度的患者,應該實施系統性與實踐性并存的糖尿病的行為教育,教授患者如何正確進行選擇鞋襪、正確的修剪腳趾甲、正確的日常進行足部護理等,每一到兩個月進行復查;(4)對于高危程度的患者,除包括低危和中危級程度患者的管理措施外,還需要加上一對一的輔導,面對面的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建立實施個性化的指導,隨時進行方案調整,二十到三十天左右進行一次復査。
對照組的5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規糖尿病健康教育,統一印制發放有關于糖尿病的健康宣傳手冊,對其中的重難點進行講解,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復査。
1.3 結果評價
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評估使用Gavin's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加權值積分的方法,得分為1~3為低危足,得分為4~8分為中危足,得分為9~13分為高危足;然后計算踝肱指數即ABI,踝肱指數(ABI)的測量由專人來進行,并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2]。
對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相關知識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糖尿病足是否需要溫水洗腳,是否需要定期修剪趾甲,是否需要外出穿襪子后再穿鞋子,如何選擇鞋子,并加入2條糖尿病相關知識,共7個題目,答對6~7個為優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數資料用 %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危險比較
干預前,實驗組有高、中、低危患者各9位、18位、23位,對照組有高、中、低危患者各8位、20位、22位,兩組數據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糖的高、中、低危者再次進行比較,實驗組有高、中、低危患者各0位、14位、36位,對照組有高、中、低危患者各6位、17位、27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指數比較結果
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踝肱指數比較,實驗組為(0.77±0.28),對照組(0.76±0.22),兩組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為(0.97±0.15),對照組(0.84±0.11),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踝肱指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糖尿病足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
實驗組患者糖尿病足知識掌握結果評價中,50例患者有46例優秀92%;對照組患者有34例優秀68%,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糖尿病足指的是:糖尿病患者的下肢遠端神經發生異常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周圍血管的病變,從而引起相應的足部發生感染、潰瘍和深層的組織破壞。社區分級管理預防教育從低危者入手,將中、高危者作為重點的干預對象,在早期及時的采取針對性措施,這也是預防糖尿病足的關鍵點,從源頭切斷疾病發生的可能性[3]。通過社區分級管理,可以對糖尿病足患者做好分級,首先讓患者自身了解到自己所處的嚴重程度,進而引起重視,其次通過不同的分級管理,可以讓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所需要注意的相關內容,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個人護理[4]。且醫護人員能夠對不同患者做好分級處理,對中低危患者做好預防,對高危患者做好重點監護,進而有效的減少糖尿病足感染等情況,預防壞疽等嚴重并發癥[5]。
從本次研究結果也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糖尿病足潰瘍的危險程度低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患者的踝肱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糖尿病足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結果可見,通過社區分級管理后,患者對糖尿病足的相關知識了解更優,且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嚴重程度,并改善踝肱指數,改善足部血液循環。
由此研究可知,相較于只進行常規糖尿病健康教育而言,采用社區分級管理以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危險因素控制得到顯著的提升,踝肱指數受到的影響大,因此更有在臨床上進行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魏華偉,劉桂娟,魏玉玲,等.社區分級管理對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的控制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23-926.
[2] 徐薇薇,魏 力.基于三級診療模式的風險分級管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1):2491-2495.
[3] 燕欽棟,于蘇國.新時期基于分級診療制度下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96-198.
[4] 寧新惠,楊 帆,王文君,等.醫聯體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分級診療和規范化管理的作用[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8,24(5):576-58.
[5] 郭 凱,張春燕,錢 敏,等.糖尿病區域衛生協同發展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33):409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