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嫦
歐陽修《詳定貢舉條狀》中有言:“取士之方,必求其實;用人之術,當盡其材。”選拔人才,要注重其真才實學;任用人才,要做到人盡其才。這是人才學上的至理名言。教師團隊是學校人力資源的核心力量,教師團隊建設成效如何,對學校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選才”“用才”和“人盡其才”,永遠是學校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教師的職業特點分析
“用人之術,當盡其材”,然而,在這之前,用人之人,首先要“識材”才能“盡材”,管理者只有清楚自己“管的對象是什么”,才能做好“如何管”。眾所周知,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存在著差異性,故此,每所學校的教師隊伍也必然存在著差異。教師是一種職業,并且由于工作的特質而顯現出較明顯的職業特點,其中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承擔不同的角色,例如:傳道者、授業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學校管理者通常是“雙重身份”:既是教師也是教師管理者。學校管理者正確認識和理解教師的職業特點,有利于產生同理心,以長揚長,形成共同愿景,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效能。在教師團隊建設方面,學校管理者尤其要關注教師以下職業特點。
(一)教書育人與“好為人師”
教師的職業特點區別于其他行業的一個最大不同之處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方式。我們常說“為人師表”,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教師本人就是一本“在學校行走的教科書”,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主要通過“語言”達成“授業解惑”,語言表達成為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意思是“人之患在于想改變別人,并且相信自己是可以改變別人的人”。受職業習慣影響,不少教師面對現實生活、工作事務和人際關系,總會有自己的一套認識和見解,習慣于以“師者”自居,不會輕易信服他人;善于管教和約束他人,但自己不喜歡受到管束,由此增加了學校管理難度。
(二)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教師不但要有純熟的學科專業知識,更應有廣博的人文知識,所以教師要在不斷關注自我的同時關注環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未來需求,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由于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且不斷更新的活力新生代,傳授的知識內容和方式方法也需要及時地更新,否則將跟不上學生的需求,工作績效必定隨之降低。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然而,教師又是最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的群體,如不加以干預和調適,問題將出現日益嚴重的情況,甚至影響著教師及教育的發展。如何幫助教師克服職業倦怠,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工作氛圍,成為了現代眾多學校管理者需要破解的共性問題。
以上兩點,是對教師隊伍進行有效管理的最佳切入點,值得高度關注。
二、教師的管理之本
教育管理倡導以人為本,具體體現在學校辦學與管理中以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為本,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應該遵循規律、立足現實,根據教師隊伍的職業特點、個性特點,結合學校的立校之本和發展需要,重視精神文化的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學校管理中,教師隊伍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學校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以人為本”的大格局。有優質的教師團隊,才可以實現優質的教育教學質量,才有可能實現“竭盡全力教育好學生”這一終極目標。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實現“一切為了學生”,首先要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理念。
對于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管理者應本著尊重、依靠和服務的態度,因材施管,因勢利導,從根本出發實現對學校人力資源的科學、長效管理。管是為了不管,把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成為教師的自我管理,當外驅力變為內驅力,學校管理也就形成了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其更大的育人功能。
三、教師管理的著力點
(一)教師管理重在于“導”
教師的職業思想,概括起來說,是指教師通過各種教育體驗和總結,形成對教育的見解和價值取向。它決定了教師將以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去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并會直接影響后期的工作成效。教育職業思想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經歷、資歷、時代要求而不斷變化。學校管理者可以根據時代的需要和要求,引導教師產生、更新、逐步沉淀形成正確的、個性化的教育理念,并且不斷激勵教師永遠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狀態。但是,思想是無形的,不容易有“抓手”去管理,因此,思想的管理重在“導”。教育教學工作既需要教師個人有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更需要團隊合作。學校管理者可以通過樹立榜樣、評選優秀等方式,引導教師形成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專業思想。比如,可以通過評選“最感動人物”“卓越教師”“教壇新星”等活動,引導教師形成正確、積極的職業價值取向;為了培養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學校可以舉行“優秀科組”“優秀級組”等優秀工作組評選活動,引導和鼓勵教師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二)教師的專業能力培養重在于“助”
“管理即服務”,作為學校管理者,要有尊重和服務的管理意識,正確對待教師之間的專業能力差異,更多地發現每一位老師的優點,用人所長、以長揚長,助教師在專業能力發展方面“一臂之力”,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學校管理者可以針對每一位教師的特質,鼓勵和指導教師制定“個人發展三年規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每一位教師完善優化規劃的建議,幫助教師更清晰地發現優點和優勢。學校按照教師的個人發展規劃,給予過程的指導、督促和支持,最后化零為整,達到總體提升、團隊提升的目標。同時,針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情況,創設不同的平臺,幫助老師們成長。
學校管理者擔任的角色也是多樣的,既是領導者也是教師,因此在教師隊伍管理過程中,校長需因應教師隊伍的情況,適時轉換角色。“物以系心,情以聚人”,在學校管理中首先要“以人為本”;為達成管理效益最大化,“以生為本”的同時也應“以師為本”,甚至必要時“以師為本”先行。校長或行政管理者的主要角色更多時候應是“教師成長助力者”和“學校發展服務者”,通過“導”“助”“促”等方式方法,助力每一位教師高質量地完成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使命感、成就感,從而建造友愛和諧、眾心如城、能力卓然的教師團隊。
總之,教師團隊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因素和對象,推動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有賴于管理者提高管理效能,不斷修煉管理藝術,高效地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可以不斷增強學校發展的活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良華. 教師專業成長——劉良華教育演講錄[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廣州市白云區陳田小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