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蘭 許貽斌
摘 要:工業遺產檔案作為特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資料,是人類社會工業文明發展的見證和載體,蘊含著豐富的史料價值、文化價值和科技價值,是國家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對今天社會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人文精神構建等方面具有長遠的現實作用。本文主要是從工業遺產檔案的價值,以及工業遺產檔案價值開發策略方面進行研究,期望對人們利用工業遺產檔案有啟示作用。
關鍵詞:工業遺產檔案;利用價值;研究
一、工業遺產及工業遺產檔案的概念
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TICCIH)在2003年發表的《工業遺產的下塔吉爾憲章》中對工業遺產的界定是:工業遺產是指工業文明的遺存,它們具有歷史的、科技的、社會的、建筑的或科學的價值。這些遺存包括建筑、機械、車間、工廠、選礦和冶煉的礦場和礦區、貨棧倉庫,能源生產、輸送和利用的場所,運輸及基礎設施,以及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設施等。2006年4月,中國首屆工業遺產保護論壇通過了《無錫建議》,其中明確了工業遺產的內容:具有歷史學、社會學、建筑學和科技、審美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包括工廠車間、磨坊、倉庫、店鋪等工業建筑物,礦山、相關加工冶煉場地、能源生產和傳輸及使用場所、交通設施、工業生產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相關工業設備,以及工藝流程、數據記錄、企業檔案等物質和非物質遺產。
通過《工業遺產的下塔吉爾憲章》和《無錫建議》中對工業遺產的界定,我們說工業遺產檔案即為在各個歷史階段一切在工業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各種形式的記錄,其中包括后期調查、保護或開發利用中產生的記錄。
自從1978年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成立以來,國外的學者對工業遺產給予了重視,尤其是綱領性文件的《下塔吉爾憲章》是2003由于國際工業遺產保護聯合會(TICCIH)而被通過的,最后在國際歷史遺產的價值及其保護方面達到了一個共識。代表著工業遺產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的《世界遺產保護公約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Heritage Convention)是在2005年2月2日開始正式實行的,它把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也加入到了世界的遺產咨詢和評估機構。
二、工業遺產檔案價值
(一)史料價值
工業的發展具有持續性,例如鋼鐵、紡織、造船、煤炭等行業即使是在發生政治或經濟危機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仍然能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持續發展,并在生產工程中形成連續性的資料,如照片、圖紙、基建材料、設備資料等,最終形成了無可替代的檔案信息資源,這些資源都是中國工業檔案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載體。這些工業遺產檔案對于今天研究工業生產發展的歷史過程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同時對我們掌握、認識中國工業興衰規律的把握,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具有借鑒意義。
(二)文化價值
工業遺產檔案并不是簡單的企業發展的歷史,而是是記錄著社會發展的脈絡,蘊含著豐富的科技、文化內涵的史料。它真實的記錄并反映著企業的生產生活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關系。例如,我們了解東北三省工業發展自成體系,東北工業經歷了清末民初、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日偽統治時期和新中國工業化建設時期四個階段。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五”計劃期間,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建設的重點,奠定了東北作為新中國重要工業基地的地位,這使得東北地區的工業遺產相對于其他地域的工業遺產承載著更多、更寶貴的文化價值。通過對工業遺產檔案的整理、價值的挖掘會重現東北工業基地在新中國的建設中所彰顯出來的自強不息、勇于奮斗的創業精神;實事求是、勇于開創的創新精神;顧全大局、樂于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些都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并應大力弘揚的文化遺產。
(三)教育價值
工業遺產檔案真實記錄了工業發展的歷程和軌跡,形象生動的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工業遺產檔案的開發利用,人們可以得到各個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和技術的創新、思想的升華,服務于實際生活需要。在東北工業大發展時期,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王進喜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出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是中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他留下的“鐵人精神”成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
(四)科學技術價值
工業遺產檔案是科學技術對工業發展所做出的的貢獻的原始詳實記載,是技術儲備的形式之一,見證了科學技術在工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也蘊含著科研人員的勞動成果和實踐經驗,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工業檔案的開發利用對于促進社會的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的發展有重要的現實作用和長遠的價值。比如城市轉型發展、旅游資源開發等都可以加大對工業檔案的利用力度。
(五)經濟價值
工業遺產檔案是科技知識存在的重要載體。工業遺產檔案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帶動工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的重要依托。在實際生產領域中利用好工業遺產檔案中的圖紙、工藝設計、生產技術等資源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工業遺產的豐富內涵還可以服務于城市的轉型發展,使之適應高速變遷的社會消費行為。例如利用工業遺址建設專門博物館、建設特色鮮明的工業遺產旅游地等,都會帶來較高的經濟價值。
三、工業遺產檔案價值開發策略
國際上對于工業遺產的保護已經達成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工業遺產的保護不能像其他文物和文化遺產一樣,只是單純地采用靜態的保護方式,而應將其充分利用起來,擴大其對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
(一)開發利用方式上
1.編輯出版
工業遺產檔案是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記錄,具有獨特的、重要的、廣泛的作用。如果工業遺產檔案只是靜態地被保存在檔案館、檔案室中,它的價值和作用是難以實現的。尤其是在人們獲取信息途徑多樣化的今天,通過對工業遺產檔案進行編輯、研究,對工業遺產檔案進行開發利用,實現工業遺產檔案價值的最大化。由于歷史上檔案意識淡薄、保管條件限制等原因,致使工業遺產檔案中的許多科技檔案是“孤本”,今天對原件頻繁的利用是不利于工業遺產檔案的長久保存的。特別是對那些珍貴的工業遺產檔案,一旦被損壞,所帶來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通過對工業遺產檔案的編研出版,在滿足人們利用需求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對工業遺產檔案中檔案原件的破壞,有利于對珍貴工業遺產檔案長久保存。
2.陳列展覽
在培養人們保護、利用工業遺產檔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一定的主題舉辦陳列展覽,系統地介紹和揭示工業遺產檔案的內容,這無疑是一種最佳的普及工業遺產檔案知識的手段。陳列展覽出的工業遺產檔案材料是圍繞主題經過選擇加工的,內容比較系統,能鮮明生動地反映一定的中心,能給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積極宣傳教育的作用。工業遺產檔案陳列展覽能顯示過去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從而幫助人們了解工業遺產檔案的價值和意義,認識到工業遺產檔案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增強人們的檔案意識,從而達到提升保護工業遺產的自覺性,形成社會上對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濃厚氛圍。
(二)開發利用的領域
1.助力政府施政
工業遺產檔案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從重保管走向重服務,從小范圍的關注走向大眾視野。工業遺產檔案中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其中一部分是政府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真實反映了政府政務活動的本來面貌,這就決定了工業遺產檔案具備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決策參考依據的作用。因此,工業遺產檔案的開發利用要聚焦各級政府所關心、關注的重大中心工作,重大發展戰略,有計劃、有重點地開發工業遺產檔案資源,為政府施政獻計獻策。
2.工業遺產改造再利用
第一,建立工業博物館
工業博物館主要是利用廢棄的工業建筑改造而成,成為工業遺產更新與工業文化傳承的結合體。工業博物館可以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獨立展現某個城市或區域工業文化的博物館,通常規模比較大。另一種是在某處工業遺址,由于空間結構等原因無法直接利用,因此是在自身基礎上對工業遺產本身的文化進行展示,通常規模比較小,并且具有地域特色或是產業特色。
第二,建立工業遺產公園
工業遺產公園除了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之外,還融入了觀賞和休閑娛樂的功能。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原本是以煤炭和鋼鐵為基礎、以重化工業見長的重工業區,二戰后煤礦和鋼鐵廠紛紛倒閉,魯爾工業區逐漸荒廢。1989年,魯爾工業區的復興計劃正式實施,目的是通過景觀再設計手段讓它重現生機。現如今的魯爾工業區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新的科學公園,它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煉鋼廠、煤渣山等生產舊址,還留出了空曠的大片綠地和湖泊,極大的增加了旅游性和觀賞性。還在工業廢棄地還建立了一個大型的購物中心,配套建有咖啡館、酒吧、美食街、各類游樂設施和娛樂中心等,與現有的城市融為一體。
第三,開發工業遺產旅游
工業遺產旅游是中在工業遺址進行旅游開發,包括對生產線、生產設備、生產過程、生產空間等進行維護開發,使之成為人們參觀的對象。目前上海的寶鋼、廣東的美的、佛山的海天等都相繼的向游人開放,成為熱門的旅游選擇。這種工業遺產旅游模式的推廣,可以讓人們切身感受近代的工業發展狀況,操作流程,而且也是對企業文化的宣傳,加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工業遺產旅游項目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先關產業的興盛。
[參考文獻]
[1]李任.淺談我國城市工業遺產的價值及其保護意義[J]-科教導刊,2013.
[2]孫雨晴.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一一以西安市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3]張雨奇.工業遺產保護性再利用的價值重現方式初探[D].天津:天津大學,2015.
2020年度黑龍江省省屬本科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工業遺產檔案助力城市轉型策略研究——以東北地區工業檔案為例》
(作者單位: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